下面這段文字摘自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的介紹:
他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如起床、喝咖啡、寫作、講學、進餐、散步,時間幾乎從未有過變化,就像機器那麼準確。每天下午3點半,工作了一天的( )先生便會踱出家門,開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鄰居們紛紛以此來校對時間,而教堂的鐘聲也同時響起。唯一的一次例外是,當他讀到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盧梭的名著《愛彌兒》時,深為所動,為了能一口氣看完它,不得不放棄每天例行的散步。這使得他的鄰居們竟一時搞不清是否該以教堂的鐘聲來對自己的表。
括弧里應該填的這位哲學家
小明的家,學校,劇院,公園順次在一條從西向東的馬路上,小明從學校出來,要去東邊辦事,可是家在西邊,若步行回家取自行車則需要15分返回學校;若在學校門口等汽車則要等50分;當然他也可以步行。已知步行速度是4千米/小時,騎車速度是16千米/小時,汽車速度是48千米/小時。小明算了一下,到劇院以遠,騎車比步行合算;到公園以遠,坐汽車比騎車合算。問:劇院和公園相距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