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间屋子里放一张桌子,桌子有三个上锁的抽屉:其中只有一个抽屉放着10万元,另两个抽屉空的嘛也没有。10万元放在哪个抽屉了,只有主持人知道,其他谁都不知道。主持人开言道:你可以猜一个抽屉,若猜对,10万元归你了,猜不对,空手走人。你肯定想猜中,对吧。当然,你猜哪个抽屉,猜中的几率(可能性)都一样,都是1/3,那么,就任意猜一个吧,咱们把你猜的这个抽屉称为A。
你猜过这个以后,主持人说,你先别忙着打开。于是,主持人用钥匙打开剩余的两个抽屉中的其中一个让你看,告诉你,打开的这个是空的(因为剩余的两个至少有一个是空的),咱们把这个抽屉称为B。这时,锁着的抽屉变为两个了,你猜过的A,另一个没猜过的也没打开的,咱们把它称为C。主持人再次问你:现在还允许你更改,你是坚持刚才的选择,还是换另一个?
大家说说,若从猜中的可能性上来说,有没有必要换另一个?
重庆府人胡生利,做生意很久没有回家。四月的一天,他的妻子一人在家,晚上被盗贼所杀。那天晚上下着小雨,人们在泥里拾到一把扇子,上面的题词是王名赠给李前的。 王名不知道是谁,但李前,人们都认识,平时言行举止很不庄重,于是乡里都认定是他杀的人。 拘捕到公堂,严刑拷打之下,他也承认了。 案子已经定了,县令的夫人却笑着对他说:"这个案子判错了。"还说出了判错的理由。县令听后心服口服,最后找到了真相。请问:案子为什么判错了?
范大醉酒后常称自己杀过人。 这天,范大喝醉后对酒友说:昨天把一有钱商人推到深沟里,得了很多钱。酒友信以为真,就把范大告到了官府。 恰好一妇人来告状,说有人把她丈夫杀死扔到了深沟里,丈夫做生意赚的钱也都被人抢了。 县令随妇人去验尸,尸体衣衫褴褛,没有头颅。于是说:“你一人孤苦伶仃怎么活呢?一找到尸体的头颅,你就可以再嫁了。” 第二天,同村的李三来报告说找到了头颅。 这时县令指出妇人和李三就是罪犯。 请问:县令的证据是什么?
夏天,B街要安置新电线,所以好几幢大厦都在晚上8时至10时停电。安妮9时离开盲人中心,步行上楼回家。翌日,有人在楼梯上发现了安妮的尸体,而且不见了安妮的手袋。据看更人回忆,当时有另一男子与安妮差不多同时上楼梯。警方召来那名男子问话,那男子说:“我当时确实是与安妮差不多同时上楼梯的,我见她是盲人,所以还带她走上楼梯,到了她那层我才走。”看更人听后叫道:“他说谎,安妮小姐是他杀的。”问:看更人怎知男子说谎?
在电梯上,赫尔女士遇见了正被警方通缉的科特夫妇。这对夫妇就住在隔壁。赫尔想:如果我能弄清他们在说些什么就好了。但她透过旅馆墙壁听到的声音很微弱,字句更是分辨不清。突然,她来了灵感,给服务台挂了一个电话。半小时后,一个穿着适体的中年人,手里拿着一个小提包进来。赫尔向他说明了自己的疑虑打算,那人表示愿意合作。经过努力,他们听到这对夫妇正在商量如何赶上飞往阿根廷的飞机,以求逃脱被追捕的危险。他们马上给警署挂了电话,科特夫妇被捉拿归案。赫尔叫来的是什么人?他们是怎样听到科特夫妇的声音的?
清代的于成龙是个断案能手。当知县时,有一天他去邻县, 在郊外看见两人用软床抬着一个人,盖着大被,枕边露出头发和一个钗子,床旁边有四个健壮的男子,不时地轮流用手拥被,使之压在病人的身旁,好象怕进风的样子。走一段路,便另换两个人去抬床。到了一村,他们被两个男人迎进了家门。于成龙让差役去问,回答说是妹子患病垂危,送归夫家。于成龙感到有疑,便请邻县的县官连夜派人侦察,果然发现这是一桩杀人劫财案,此家是窝脏之所。请问:于成龙是怎么发现疑点的?
下面的40个命题据说是某个谜语的一部分。姑且先不论它们到底是谜底的一部分还是全部,请给出每个命题的正误,使这40个命题可以自洽(互不矛盾)。
1. 唯一得到谜底那个词语的方法是,把40个答案等分成4组,每组代表一个10比特编码的字母。
2. 唯一得到谜底那个词语的方法是,把40个答案等分成5组,每组代表一个8比特编码的字母。
3. 唯一得到谜底那个词语的方法是,把40个答案等分成8组,每组代表一个5比特编码的字母。
4. 顺序在本句之前3位的那一句话为真。
5. 所有“顺序在本句之前3位的那一句话为真。”的句子中,至少有两句为真。
6. 顺序在本句之前3位的那一句话为真。
7. 顺序在本句之前3位的那一句话为真。
8. 所有真句子中的1/6,位于第1句和本句之间,此范围包括第1句和本句。
9. 存在连续的4句假句子,但不存在更长的假句子序列。
10. 存在连续的5句假句子,但不存在更长的假句子序列。
11. 存在连续的6句假句子,但不存在更长的假句子序列。
12. 所有标号为12的倍数的句子中,有奇数个句子为真。
13. 所有标号为13的倍数的句子中,有偶数个句子为真。
14. 本句的上一句和下一句中,有且仅有1句为真。
15. 如果把下面的那句换成:“所有以‘所有真句子中的1/6’开头的句子都是真的。”,那么其真假性不变。
16. 如果把上面的那句换成:“所有以‘所有真句子中的1/6’开头的句子都是真的。”,那么其真假性不变。
17. 如果把本句换成:“所有以‘所有真句子中的1/6’开头的句子都是真的。”,那么其真假性不变。
18. 任何标号数除以6余3的句子都为假。
19. 本句的上一句和下一句中,有且仅有1句为真。
20. 所有真句子中的1/2,位于第1句和本句之间,此范围包括第1句和本句。
21. 本句的上一句和下一句,要么全为真,要么全为假。
22. 31-40句中的真句子比1-10句中的真句子多。
23. 31-40句中的真句子比11-20句中的真句子多。
24. 在本句和前面的两句中,奇数个句子为真。
25. 当我把谜底的那个词语告诉三个人,并让他们在以下5个符号中选择联想到的符号:“○+□*≈”,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选择“□”(方形)。
26. 当我把谜底的那个词语告诉三个人,并让他们在以下5个符号中选择联想到的符号:“○+□*≈”,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选择“≈”(波浪线)。
27. 当我把谜底的那个词语告诉三个人,并让他们在以下5个符号中选择联想到的符号:“○+□*≈”,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选择“○”(圆形)。
28. 当我把谜底的那个词语告诉三个人,并让他们在以下5个符号中选择联想到的符号:“○+□*≈”,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选择“*”(星形)。
29. 存在一个最长的真句子序列,且本句为这个序列的一部分。
30. 所有标号为6的倍数的句子中,有且仅有一半句子为真。
31. 在本句和下面两句中,有且仅有一句为真。
32. 所有标号为2的幂的句子中,有且仅有一半句子为真。
33. 顺序在本句之前10位的那一句话为真。
34. 如果将前两句顺序颠倒,其他句子真假性不变,则最后结果仍然不会自相矛盾。
35. 所有标号为7的倍数的句子中,有且仅有一句为真。
36. 所有标号为9的倍数的句子中,没有一句为真。
37. 第30句和本句真假性一样。
38. 所有真句子中的1/6,位于本句和最后一句之间,此范围包括本句和最后一句。
39. 本句和下一句都为真。
40. 所有标号为5的倍数的句子中,有且仅有一半句子为真。
世界上最简单的10道题
1. 英法百年战争打了多久?
2. 巴拿马帽(Panama hat)是那个国家制造的?
3. 猫肠(cat guts)是从那种动物身上来的?
4. 俄国人在哪个月庆祝十月革命?
5. 骆驼毛刷(camel's hair brush)是用什么毛造的?
6. 太平洋的金丝雀群岛(Canary Islands)是以什么动物命名的?
7. 英皇乔治六世(King George VI)的名字是什么?
8. 紫织布鸟(purple finch)是什么颜色的?
9. 中国醋栗(Chinese gooseberry)是在哪里出产的?
10. 客机上的黑匣子是什么颜色的?
新加坡皇冠大剧院的王经理,为组织春节节目,根据新加坡华人多的特点,决定邀请香港的A明星、台湾的B明星和日本的C明星同台演出。这样既能赚一笔钱,又可以提高剧场知名度。经过联系,所邀演员都表示同意,但是提一个条件,演出期间,剧场门口必须用闪光的大字亮出演员的名字,绝不能排在别人的后面。王经理被难住了,因为名字无论是横着或是竖着排列,总是有先有后。怎样才能不分先后呢?王经理苦苦思索,怎么也找不出个妥然办法来。
这天,王经理从朋友家出来已是深夜,因多喝了几口酒,觉得有些热,便放下车窗,靠在窗口看夜景。时近农历新年,一路上,华人都按自己的风俗,在 家门口贴上鲜红的对联,有的人家还挂着彩灯,有漂亮的宫灯,有兔子灯、飞机灯……王经理突然从中受到启发,想出了名字排列先后的办法。
演出前,三位明星的名字在剧场门口闪耀,谁也说不出哪位在先,哪位在后。
试问,王经理用的甚么办法,把三位明星的名字排成不分先后的呢?
一个小岛的法庭开庭审理一起发生在岛上的抢劫案。法庭上的关键人物有三个:被告,原告和被告的辩护律师。以下的断定是可靠线索:
a 三人中,有一个是骑士,一个是无赖,一个是外来居民,但不知道每个人的对应身份;
b 如果被告无罪,那么罪犯是被告的律师或者就是原告;
c 罪犯不是无赖。
在法庭上,三人分别作了以下陈述——
被告:我是无辜的。
被告的辩护律师:我的委托人的确是无辜的。
原告:整个都在撒谎,被告是罪犯。
这三人的陈述确实是再自然不过了,法官经过认真考虑,发觉上述信息还不足以确定谁是罪犯,于是请来了当地有名的大侦探。
了解了全部有关信息之后,大侦探决心把此案弄个水落石出,即不但要弄清谁是罪犯,还要弄清谁是骑士,谁是无赖,谁是外来居民。
重新开庭时,大侦探首先问原告:“你是这一抢劫案中的罪犯吗?”原告做了回答。
大侦探考虑了一会,然后问被告:“原告是罪犯吗?”被告也做了回答。
这时,大侦探对法官说:“我已经把事情都弄清楚了。”
想想看,谁是罪犯,谁是骑士、无赖和外来居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