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公共汽車上,有一位青年乘客在搶著下車時,把陳年的車窗玻璃給撞碎了。
當時,售票員便攔住了青年的去路,和顏悅色地對他說:「同志,玻璃是你打碎的,按規定,你必須賠償。」青年很不服氣,因為他真的不是有心的。況且,那玻璃本來就年日已久,加之當時上車下車人多擁擠,他又怎麼甘心自己負擔這個賠償費用呢!於是,他反問售票員為什麼要他賠。售票員倒很耐心地說:「損壞了人民的財產就應該賠。」
聽了售票員的解釋,青年笑了。然後回了一句話,使得售票員無可奈何,只好任隨青年走了。
青年是怎麼為自己辯解的?
某珠寶商店失竊,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審。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罪犯。丙:如果我作案,那麼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個口供中只有一個是假的。
如果以上斷定為真,則以下哪項是真的?( )。
一天,阿里望島上的法庭開庭審理一起發生在島上的搶劫案。法庭上的關鍵人物有三個:被告A和被告的辯護律師B和原告C。
以下斷定可靠的線索:
(1)A,B,C三人中,一個是牧師,一個是無賴,一個是外來居民,但不知道每個人的對應身份;
(2)如果被告A無罪,那麼搶劫犯是被告的律師B或者是原告C
(3)搶劫犯不是無賴
在法庭上,A,B,C三個人分別作了以下的陳述--
被告A說:「我是無辜的。」
被告的辯護律師B說:「我的委託人確實是無辜的。」
原告C說:「他們都在說謊,被告是搶劫犯。」
這三個人的陳述確實是再正常不過了。法官經過認真考慮,發覺上述信息還不足以確定誰是搶劫犯,於是請來了當地有名的大偵探洛奇。
了解了全部有關信息后,洛奇決心把此案弄個水落石出,既不但要弄清誰是搶劫犯,還要弄清誰是牧師,誰是無賴,誰是外來居民。
洛奇首先問原告:「你是這一搶劫案的搶劫犯嗎?」原告做了回答。
洛奇考慮了一會兒,然後問被告:「原告是搶劫犯嗎?」被告也做了回答。
這時,洛奇對法官說:「我已經把事情都弄清楚了。」
提示:阿里望島上的土著居民分為牧師和無賴倆部分,牧師只講真話,無賴只講假話。
請問:誰是外來居民,誰是無賴,誰是牧師,誰是搶劫犯?
A、被告是外來居民,原告是牧師,被告律師是無賴。外來居民是搶劫犯
B、被告是牧師,原告是無賴,被告律師是外來居民。外來居民是搶劫犯
C、被告是外來居民,原告是牧師,被告律師是無賴。被告律師是搶劫犯
D、被告是外來居民,原告是無賴,被告律師是牧師。被告律師是搶劫犯
五個人站成一列縱隊,從五頂黃帽子和四頂紅帽子中,取出五頂分別給每個人戴上。他們不能扭頭,所以只能看見前面的人頭上的帽子的顏色。
開始的時候,站在最後的第五個人說:「我雖然看到你們頭上的帽子的顏色,但我還是不能判斷自己頭上的帽子的顏色。」這時,第四個人說:「我也不知道。」第三個人接著說:「我也不知道。」第二個人也說不知道自己的帽子的顏色。
這時,第一個人說我知道自己是什麼顏色了。
請推理第一個人戴著的是什麼顏色的帽子?
科學家發現,兒童時期不接觸細菌和病菌,是5歲以下人群糖尿病病例近年來急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那些生活在農村的孩子由於更早接觸到帶菌的物質,有更多機會與寵物相處,患過敏症、哮喘和濕疹等疾病的幾率反而很低。所以,將細菌消滅得過於徹底的環境可能反而會給兒童的健康帶來危害。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將有力地支持上述結論?
A、剛出生的嬰兒,其體表和體內是無菌的,但開始吃奶、喝水后,細菌便乘機進入體內
B、人體皮膚上的細菌大多起保護作用,並為每個人製造出獨特的體味
老師的年齡
班裡的同學們想知道老師多大了
老師就給他們寫下了一些數↓
38,36,35,43,45,46,51,55,57,61,62,60
老師把個位數告訴了A,把十位數告訴了B
B:我不知道哎
A:我也不知道
B:噢,我知道了
A:我也知道了
問:老師的年齡多大?(同學們都一定的聰明)
公主的戒指被偷了有幾個嫌疑人(其中一個是真正的小偷,小偷偷東西,內應幫他說話)
小偷說的是假話,在公主的僕人中有一個是小偷的內應,小偷的內應有時說真話,有時說假話,也有可能是全假,但不可能是全真。
公主的其他僕人和侍衛說的是真話(都很嚴謹)。
僕人A:公主,我當時看見騎士E,G,H沒站崗。
騎士E:你不要血口噴人好不好?
騎士G:公主,我當時的確沒在,因為當時不該我上崗。
僕人B:公主,我當時記得F在站崗。
僕人C:公主,我當時在那兒掃地呢。其實B她喜歡F。
僕人D:騎士F不是小偷,G喜歡C。
騎士G:公主,C沒撒謊。
騎士E:D是內應。
騎士F:B沒有撒謊,但是C她太氣人了!
誰才是真正的小偷?誰是內應?(從邏輯學,理論上分析)(騎士站崗時不可能偷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