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張飛曾販賣過小豬,是個粗中有細的人。一日,他挑著兩筐豬來到集上。剛放下擔子,就有一個紅臉大漢子走來說:「我要買的 兩筐小豬的一半零半隻。」話音剛落,又過來一個黑臉大漢說:「你如賣給他,我就買剩下的一半零半隻。」沒等張飛答話,又擠過來一個白面書生說:「你若賣給 他倆,我就買他倆剩下的一半零半隻。」張飛一聽,不由黑須倒豎,怒上心頭。心想:小豬哪有賣半隻的,這不是存心欺負俺老張嗎?正待動武,但又仔細一想,忽然答應了。結果張飛照他們三個人的說法賣,小豬正好賣完。 聰明的讀者,你知道張飛一共賣了多少頭小豬?
從前,有兩個素不相識的書生在花園裡遊玩,一個是高個子,一個是矮個子,在一個亭子里相遇。高個子問:「客生貴姓?」矮個子回答:「夏商之時夜間光。」說罷也問高個子道:「客生貴姓?」高個子說:「顛來倒去都是頭。」兩個書生會意,笑著互相施禮,在石凳上坐下后,高個子又問:「客生大名是什麼?」矮個子 說:「小生名叫老牛過板橋。您的大名呢?」高個子說:「小生名叫大河失滔滔。」雙方互通了姓名,開始交談起來,情投意合,成了好朋友。猜猜兩人的姓名。
【古代謎語故事】
蒲松齡曾當過胡守備的塾師,教他的一個冥頑不化的兒子。胡守備一介武夫,文才很淺,但望子成龍心切,看到蒲松齡批改作業時,好批語不多,就大發其火,埋怨老師教學無方。蒲見胡如此態度,又不能說昧心話,只得借用詩句,隱藏批評。下面是他在胡守備兒子文章上的幾次批文:
第一篇因文章錯別字太多,蒲松齡皺皺眉頭揮筆批了句:「唯解漫天作雪飛。」
第二篇字跡不清,蒲松齡實在看不下去,就批了句:「草色遙看近卻無。」
第三篇文章洋洋洒洒一大篇,什麼事也沒說清,他批了杜甫的兩句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胡守備看到批文,不解其意,便問道:「老先生,犬子的文章可有進步?」蒲答道:「高山擂鼓,聞聲百里。」胡還難以領悟,又問道:「我兒四書五經想必已貫通了吧?」蒲應聲答道:「人有七竅,令郎已通六竅。」胡守備聽得十分滿意,蒲趁機辭館而去。胡見到客人就出示蒲的批文誇耀兒子,客人聽了個個掩口而笑。
你知道蒲松齡的批文是什麼意思嗎?
新春遊藝會上,許多人圍著看一幅畫。畫面是:一輪紅日正掛西山之巔,座座青山,峰峰相連,沐浴在落日的餘輝之中,顯得很有氣魄。在畫的旁邊寫著:「此畫打 詩一句,猜中者,將此畫相贈。」 圍觀的人一邊嘖嘖稱讚,一邊默默尋思。這時,有個上了點年紀的男同志說:「我猜此畫所射之詩,是李商隱的《樂遊園》中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 昏』。」突然有個小青年擠到前面說:「並不十分貼:一則,人家讓你打一句詩,而你說了兩句;二則,並非畫中之意,剛才說的兩句詩調子未免有些低沉。」那個 上點年紀的人說:「看來你已胸有成竹了?」小青年興緻勃勃地高聲朗誦了一句... 主謎人笑著說:「猜中了!」便把這幅畫贈給了這個小青年。 這句詩是什麼?請你想一想。
這一天,唐伯虎閑暇無事,到郊外散步。 他踏上田埂,只見一位老農夫挑著一擔泥迎面走來,唐伯虎想讓路,又很為難。原來田埂不寬,兩邊都是水田,兩人僵持不下。於是老農開口說:「我出個對子你來 答,答得上,我讓路;答不上你讓路。」唐伯虎筆著點了點頭。老農開口道:「一擔重泥攔子路」。唐伯虎一聽,愣了半天,一時答不上來,只得脫鞋下水,為老農 讓路。 原來,這是一個隱字對。不知你能不能猜得出老農這個隱字對的意思?
從前,有戶官宦人家,非常刁惡。過年時,為了炫耀他家的權勢,就在朱漆大門上貼了一副對聯,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下聯是:「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這事讓一個窮秀才知道了。一天,他趁夜深人靜,拿筆在上聯同樣的三個字上各描了一筆,在下聯里相同的三個詞上各添了三筆。經過這樣一改,原來對聯的意思就完全顛倒了。 次日清晨,這家官老爺一出門,看見改過的對聯,當時就氣得昏倒在台階上。請你想一想,窮秀才必了哪幾個字?怎樣改的?
紀曉嵐是《閱微草堂筆記》的作者,素以機巧狡黠著稱。他與兩淮鹽運史盧雅雨是兒女親家,盧雅雨揮霍無度,虧空了大量公款,朝廷準備抄他的家產嚴辦。紀曉嵐 當時做侍讀學士,經常出入乾隆的內廷,知道了這件事。他決定把這一情況通知盧雅雨,但是又怕走漏風聲,吃罪不起,最後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將一小撮茶葉裝在一個信封里,然後用麵糊加鹽封好,派人送到盧府。盧雅雨接到這封內外都沒有寫一個字的古怪信后,很快便領悟了其中的奧秘,把余財迅速安頓他處。到了查 抄的時候,所存資財寥寥無幾。和珅派人偵得紀曉嵐曾送信給盧雅雨的事,報告了乾隆。乾隆責備紀曉嵐,紀曉嵐力辯信中實無一字,經乾隆再三追問,紀曉嵐才招認這封信實際上是一個隱著六個字的啞謎。請你猜一猜,這六個字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