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的討論中,逃離北上廣深的話題時而出現。一些人賣掉大城市的房子回小城市過安逸日子的故事,更是為不少人說道。但事實上,就整個人才的流動趨勢看,____________________。中國人有句俗語叫「人往高處走」,不管是基於就業機會還是工資水平,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自然會傾向於向更發達的地方流動。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與下面這一結構相似的是
愚公移山:鄭人買履
【旅行者的花瓶博弈】
有兩個旅行者出去玩,買了同款的花瓶。可是坐飛機回家的途中花瓶碎掉了,他們要求航空公司索賠。
航空公司大概知道旅行者的花瓶在80―100元之間(旅行者知道航空公司知道),於是讓他們各寫出花瓶的價位,如果相同,則相信他們,直接索賠,不相同則相信低價者並索賠,與此同時獎勵報低價者2元,向報高價者罰款2元。
假設這兩位旅行者都是理性人,且都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請問最後他們得到的賠償是多少元。
有5個強盜搶劫了100個金幣,他們決定按照下面的方式來分配這些金幣。首先,5個人抽籤決定先後順序,然後由1號提出分配方案,然後5個人進行表決,當且僅當超過半數的人同意時,按照他的方案進行分配,否則就把他殺死。如果1號死了,那麼由2號提出方案,剩下4個人再表決,同樣,當且僅當超過半數的人同意時,按照他的方案進行分配,否則就把他殺死...... 以此類推下去。
這5個強盜都很聰明,並且貪婪成性,喜歡殺人,互相之間非常了解。
那麼,如果你被抽中1號。需要最先提出方案,怎麼分配才能保全自己而又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呢,1號最多可以拿多少?
「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無論是談起什麼主題,這樣的開場白都頓時讓人覺得一絲寒意傳遍全身。接著這句話,後邊往往是這樣一個問題:你想先聽好消息還是壞消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你可能想先聽壞消息。
如果以下各項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的是:
特殊的宴會
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宴會,與會者圍坐在圓形桌子旁,在場的每個人都說自己旁邊的兩個人說假話,一時間爭執不下,場面熱鬧非凡。已知部分與會者只說真話,剩下的人只說完全假話(完全假話是指整個陳述都是虛假的,沒有任何真實內容。),
這時,一位女士說道:我們正好11個人,投票吧!看看究竟誰在說謊。
坐在這位女士旁邊的先生笑道:這娘們兒撒謊。我們明明是10個人。
Question:到底有多少人參加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