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省迷案 182】—— 危險人物
2024年12月,S市發生了一系列連環案。所以這麼推斷,是因為兇手作案手段相同,都是每一個受害者捅一刀再勒脖子,專業說法叫死者因失血性休克合併機械性窒息死亡。而且每一個死者身旁都有一張兇手手寫的紙條,上面寫著三位數。這四個死者身份職業完全不同,彷彿沒有特徵。信息如下——
李涌山,30歲,是個來S市打工的農民工,為人樸實,與上司和同事相處比較融洽。身旁的紙條寫著312
鄭楠弘,26歲,O省大學導師,為人比較狂妄自負,受到過警告。身旁紙條寫著531。
衛鋼剛,59歲,一高檔小區門衛,雖然年近六旬,但身強力壯。紙條寫著219。
沈泠蕊,16歲,F高中學生,成績優異,是學習委員。身旁紙條寫著724。
高泰局長下令三天內必須破案,但是12月21日冬至,又發案了。這次作案手法相同,但是地處荒郊野嶺,死者身上沒有辨認身份的物品,但有四個符合條件的失蹤人員,請推理死者是哪個?
有這麼20個陳述句,它們中有真也有假,但是因為一些原因,只能看到下列的幾個陳述,巧合的是根據這幾個陳述剛好可以推測出來所有陳述的真假性。
陳述1:第11和第20二個陳述都是假的,且第4和第5二個陳述至少一個是真的
陳述2:這是第二個假陳述
陳述3:這是第二個真陳述或者第二個假陳述
陳述4:第12個陳述是一個假的陳述
陳述5:這是第3個真陳述或者第二個假陳述
陳述6:最後一個真陳述的序列與第一個真陳述的序列差是一個合數
陳述11:這句陳述不是連續的6個假陳述中的一個
陳述12:假陳述序列之和是真陳述序列之和的2倍
陳述16:這不是最後一個真陳述
陳述20:不存在連續的6個假陳述
問題是第14個陳述是真陳述還是假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