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諧音「福祿」,代表著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季羨林在對劉堯漢先生所著文章《論中華葫蘆文化》的評述中提到,「我國民族確屬兄弟民族,具有共同的原始葫蘆文化傳統」。葫蘆外形柔和圓潤,線條流暢,上下球體渾然天成,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祿;大肚小肚,能容天下萬物」,葫蘆蘊含著多層次的吉祥文化,幸福、平安、和諧、多子等。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葫蘆文化?
如果說《清明上河圖》集中反映了宋朝生活「俗」的一面,「西園雅集」則是「雅」的象徵。在北宋被傳為佳話的「西園雅集」,表現了當年眾多文人雅士的宴遊場景,蘇軾、李公麟、米芾等聚集一堂,或吟詩賦詞,或撫琴唱和,或打坐問禪,形成了以蘇軾為中心的文人圈。身在其中的畫家李公麟以寫實手法將雅集描繪下來,米芾作序,「水石潺瑗,風竹相吞,爐煙方裊,草木自馨。人同清曠之樂,不過如此」。「西園雅集」是古代繪畫史中的一個經典母題、後代畫家多有摹本或仿作,這也是宋人精神的一種延續。
這段文字主要意在?
「上海精神」將「互信」排在首位,充分體現了「和合」精神。這是因為不管是一個國家內部還是國與國之間,都是信任為先。《論語》中,子貢問孔子,作為執政者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之間如何做選擇,孔子認為「信」是優先的選擇,因為「民無信不立」。「互信」的觀念,超越了國際上流行的一般國際關係理念,讓「做好鄰居」深入人心。上合組織多年來的發展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從最開始對於邊界問題的成功解決,到應對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威脅,再到當前強調求同存異、合作共贏,「互信」都是基礎。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