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藍、黃、白、紫五種顏色的珠子各一顆,都用紙包著,擺在桌上。有甲、乙、丙、丁、戊五個人,猜紙包里的珠子的顏色,每人限猜兩包。
甲猜:第二包是紫的,第三包是黃的;
乙猜:第二包是藍的,第四包是紅的;
丙猜:第一包是紅的,第五包是白的;
丁猜:第三包是紅的,第四包是白的;
戊猜:第二包是黃的,第五包是紫的;
猜完后打開紙包一看,每人都猜對了一種,並且每包都有一個人猜對。那麼請推理下第一至第五包的顏色依次是什麼?
一位加拿大外交官的4 個女兒艾倫、雷妮、謝莉、特萊莎,都是音樂家,每個人演奏一種不同的樂器(這4 種樂器分別是單簧管、笛子、鋼琴和小提琴),每個人都講一種不同的語言(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
1.演奏單簧管的女兒不講法語或德語;
2.講西班牙語的女兒特別喜歡她的樂器,因為她不必把它帶去上音樂課;
3.謝莉不講德語或西班牙語,她也不演奏單簧管;
4.艾倫不是那個講德語的女兒;
5.特萊莎不吹笛子,不演奏單簧管,艾倫也不演奏單簧管。
根據上面的句子,你能猜出4 個人分別演奏哪一種樂器,講什麼語言嗎?
這個販賣羅馬教皇贖罪券(注)的溫和僧士,剛從羅馬教廷回來。 輪到他出題時,他向大家討饒,希望他能免去提出難題的任務,但朝聖者們不肯放過他。
"朋友們和香客兄弟們,"他說,"老實說,我的問題不算一回事, 但我想不出更好的難題了。"
他攤開一張圖並解釋說:"請大家仔細端詳,圖上有64座城市, 我沿著聯結各城的道路走,去推銷贖罪券。請注意:出發點是我的修道院所在的城市 (圖上的黑色正方形),我要前往其餘每座城市各一次 (不可重複),路線只許是由15條線段組成的一條折線 (要轉14個彎),每個轉折都是直角。這條路線可以在適當的地方結束。但請看清楚,這幅圖的下部正中處缺少一條短線 (道路)。這不是疏忽——確實沒有道路。"
這個赦罪僧提出的問題是求:沿著哪條路線走,才能符合題目的要求呢?
註:贖罪券又稱"敕罪符",中世紀歐洲天主教會發售的一種券。教會宣稱教徒買這種券以後,可以獲得"罪罰"的赦免。
「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在歐美國家幾乎是一個家喻戶曉的題材了。繪畫、音樂、詩歌、小說都描寫它,甚至連智力玩具也盡量想和它攀上一點關係。在英國與美國流行著一種叫「最後的晚餐」的「獨粒鑽石」棋,棋盤上總共有37 個交點(見下圖)。開始時在每個交點上都放置棋子,只留下正中間的那個交點(即19 號位置)空著。如果沒有現成的棋子也不要緊,可用紐扣、花生米或小石子代替。棋子的走法為:每次走棋時,只能走動一子;這個棋子必須跳過另一個棋子,跳到空位上;而被它跳過的另一個棋子算是被吃掉了,必須立即移出棋盤。凡是能連跳的,都只算作一步。在連跳時可以允許棋子轉彎,但不能斜跳,如「1」不能越過「6」而到「13」。
所謂「最後的晚餐」,就是要求最後棋盤上只剩下13隻棋子,其中一子位於棋盤正中心,代表基督耶穌,另外12個子則分別位於四個角上(如下圖)。
請問,究竟要跳幾步,才能從初始狀態演變成「最後的晚餐」所呈現的陣勢?
【古代謎語故事】
從前有位連試落第的秀才,生活十分清苦。一日,一位少時同窗完婚,託人悄來四句詩:「自西走到東連停,娥眉月上掛三星,三人同騎無角牛,口上三劃一點青。」布衣秀才見是「一心奉請」四字,忙說:「盛情難卻,非去不可」。於是到鄰居錢子敬家去借驢。 錢子敬見秀才來借驢,取過筆墨,在紙上寫道:「正月初二,初三,初四,初五...三十。」寫畢擱筆,給了秀才。 秀才一愣,接過紙條一看,拱手稱謝,說:「多蒙相助,明早我就來。」說罷高高興興地出了錢家大門。 你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