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的《咏怀》诗本身就像是深秋清晨草叶上的一抹凝霜,悄无声息,发着微微的寒气。曹丕《燕歌行》首句便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唐人李商隐也有诗云“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霜已结到了心上,是实实在在、有迹可循的内心的凄然和悲怆。而阮籍,哪怕要做秋霜,也要做最温和的一种。这不是覆盖在松竹梅上的霜,而是覆在野草上的霜,白茫茫一片,与无边的草地连接在一起,静寂的一片,默默地发着清冷的光。
这段文字论述的核心思想是?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蔡元培先生曾经撰联以挽某人曰:“为地方兴教育诸业,继起有人,岂惟孝子慈孙,尤属望南通后进;以文学名光宣两期,日记若在,用裨征文考献,当不让常熟遗篇”。该挽联所悼念之人的主要历史贡献是?
“如果城市规划意在通过仿古建筑提供具有传统意向的休闲、旅游、购物场所也未尝不可,但这与文化无关。历史文化不是以舞台背景搭建出来的,它需要原汁原味的留存,而不是热衷作假。”在伍江看来,现在一些城市管理者既要通过各种手段发展经济,又要显得很有品位,要与文化挂钩,觉得这是件一举两得的事。“利用文化、传统的元素发展经济没错,但如果发展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那就走进了发展误区,是本末倒置。”
对这段文字理解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