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唐懿在家里接待了一位非常特殊的客人。这位客人与他素昧平生,自称姓倪,特地慕名前来求教。但是,究竟想要求教什么,他却迟迟不肯明言。这位倪先生的职业是精神病专家,实力雄厚,因此拥有自己的私人诊所,在事业上取得了行内公认的巨大成绩。
冗长的寒暄之后,倪医生终于勉强开口说道,从上月开始,他不断接到恐吓电话。“可以肯定不是患者打来的。”他的态度很平静,但唐懿看出他内心深处的极度恐惧。
二十二天前的上午,倪医生正在给病人做心理疏导,有电话找他。电话内容是:
“倪医生吗?请听好。从明天开始有人要来杀你。”
“谢谢。那么我今天开始出门旅行,躲避一下。”他以为是患者打来的,只得敷衍。后面那句不说不行,否则这种精神失常的人还会来骚扰。
“我不是精神病人。我也不开玩笑。我告诉你,是朴山的人要来杀你。”
“怎么杀法?”
“听说是装扮成你的病人。你知道精神病人杀人不用负法律责任。说不定那人现在就坐在你的诊所里,你刚鉴定人家有精神病,人家立刻就能下手啦!”
“你是谁?”
“我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对方随即挂断电话。
朴山风波,目前是市内的大新闻。朴山,某公司技术部主任,在主持新车间改建过程中受贿二十万元。被人举报揭发。赃款已经全部缴出。法院判为无期徒刑。这一判决偏重,引起朴山亲友及其多数同事的不满。据说,如果上诉,有改判的可能。
朴山的人,要杀也只会杀两种人。一是执法者。显然倪医生不是。二是举报人。唐懿的直觉——倪医生就是举报人。如果举报人不止一名的话,他起码是其中之一。否则如何解释他的恐慌?
匿名电话从那天起绵绵不绝,内容层层深入。倪医生遵从电话要求,不敢报警,精神濒临崩溃。
唐懿分析道:“打击举报人会受到法律制裁,所以电话里从来没有提到举报这样的字眼。而且借用精神病患者的名义干。这是很成熟的犯罪手段。现在有两种可能:一、在你的恐慌中行凶。二、根本没有行凶的打算,只是精神折磨。压力到一定程度,人会精神失常的——其实把人逼疯比弄死人更为残忍啊!”
他建议倪医生宽心,罪犯实际行凶的可能性很小。从数十个电话的不同内容看,绝口不提“举报”两字,但次次暗示就是为举报这件事情。罪犯的目的显然是第二种情况。
朴山事件的具体情况经过调查如下:其公司副总老施的儿子心理失常,老施陪伴儿子就诊结识倪医生。在倪医生的要求下,老施利用自身职权施加压力,说服改建工程负责人朴山,聘请倪医生介绍的建筑公司承包。该建筑公司注册级别只有乙级,没有承包改建车间的权力。因此建筑老板小伍找了一家甲级公司,给出一笔关系费,名义上是那家甲级公司承包,实际干活的却是小伍的人。小伍老板利润赚进之后,按照行规给朴山二十万回扣。理论上说,朴山应该也按照行规给中间人倪医生回扣二万。但是被朴山拒绝,他说这些钱他自己不能拿,必须上缴。倪医生在他的家里当面劝说无效。次日,朴山因受贿罪名被捕。
此外,相关人士名单补充如下:
陆女士,朴山的妻子。夫妻感情很好。
朴小山,朴与陆的儿子。十二岁。崇拜事业成功的父亲。
小戚,朴山的前妻,已再婚,与目前丈夫感情很好。陆女士出于内疚心理,为小戚做媒,因为婚姻美满,两人因此化敌为友,平常来往比较密切。
老巴,小戚的丈夫。
朴玖,朴与前妻小戚的儿子。十九岁。从小被判随母亲生活。虽然老巴非常宠爱他,但他拒绝接受继父的好意,坚持叫他叔叔。
石处长,朴山自幼结识的朋友,在工作上也经常互相扶持。
——值得一提的是,唐懿从朴山的辩护律师处了解到,眼下朴山改为轻判的呼声很高,此时迫害举报人的新闻传出来,对朴山的轻判绝对是反面影响。匿名电话的罪犯,未必真是打算给朴山报仇,其真正目的或许是加害朴山?
倪医生发誓他没有举报朴山,理由是没有利益的事情他从来不做,况且朴山被捕可能给自己的神秘生意带来麻烦。唐懿无奈地承认,自己原来的直觉有错误,果然直觉对侦探来说是不可靠的东西。他认真拜访了十位相关人士,发觉朴玖言辞闪烁。原来朴玖是举报人。多半他是出于对父亲抛弃母亲与他自己的仇恨吧!这是可以理解的一种心情。
打匿名电话的罪犯真是愚蠢啊!无论罪犯是打算为朴山报仇,才来迫害举报人;还是罪犯打算加害朴山,让他无期徒刑不得改判,才来迫害举报人——总之罪犯居然搞错了举报人是谁——想到这里,唐懿突然跳了起来。
他明白自己原来的思路完全出错。事实上,罪犯的恐吓目标就是倪医生。因为罪犯的奇特动机是——
他向倪医生宣称,他已经料到罪犯是谁,但暂时无法确定。他将给十位相关人士做一个精彩的心理测验。假如罪犯是自己推测到的那个人,匿名电话就会在明天停止。如果并不是那人,则匿名电话将继续,不会到受影响心理测验的影响。
第二天的报纸上,出现一条短讯:
检察部门论经济犯罪举报中心的成绩……如朴山受贿案,仅一匿名举报……终于成功破获……举报人至今未来领取奖金云云。
匿名恐吓电话在当天终止。
果然,唐懿的推测被成功证实。
请你推理,罪犯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