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文獻,又稱原始文獻,指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經驗、觀察或者實際研究成果為依據而創作的具有一定發明創造和一定新見解的原始文獻。二次文獻是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后的產物,即對無序的一次文獻的外部特徵如題名、作者、出處等進行著錄,或將其內容提煉壓縮成提要或文摘,並按照一定的學科或專業加以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獻形式。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於二次文獻的是?
A、小劉摘抄優美詞句的「好詞好句」手冊
B、小李整理實驗記錄、處理數據后寫出的文章
C、小郭從出版社拿到的經濟類新書目錄和簡介
D、小趙購買的急救手冊
下列文獻最可能反映夏代歷史文化的是:
根據文獻記載和傳說,診脈是由誰創始的?
又一個星期( 打古代文獻名)
古希臘文獻中的地名「海克力斯(赫拉克勒斯)之柱」,指的是哪個地方?
在原始社會,人們唱歌、跳舞,但是不寫詩,因為那時候沒有文字。同理,史前時代的人也演劇,而且有文字之後多數中國戲劇演員並不識字,戲劇演出主要是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與傳播的。然而長時間以來,人們陷入了文字與文獻崇拜的陷阱不能自拔,乃至文獻考據一直成為文學史、戲劇史研究中最受推崇、最有效接近歷史真實的研究方法。如果戲劇史研究領域有「新材料」的話,那一定不僅僅是文獻。這段文字主要強調了:
題目來源:山西省2019年行測第48題
新浪微博 70,000+
移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