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形成了一種習慣,要找什麼問題、線索、資料,不假思索就去打開搜索引擎。可是網上的信息往往真假參半,怎麼能不加考辨就當作研究的依據呢?再說,這種只有結果、沒有過程的行為,並不助於思考力的提升,反而可能形成「偷」的慣性。人們理解某種事物,往往需要逐步去了解和熟悉,這個過程可能有許多感性的認知,是重要的積累。如果過多依賴網上的結論,容易形成碎片式、拼貼式思維。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碎片化思維不利於人們感性認知的形成
B、人們應增強對互聯網海量信息的辨識能力
C、過於依賴互聯網會阻礙人思考的深度和廣度
D、互聯網深刻改變了人們理解事物的方式和途徑
平面上四條直線,任兩條不平行,任三條不共點。四個旅行者 A、B、C、D 分別勻速地走在這四條直線上(他們的速度可以不相同)。若 A 在行走過程中與 B、C、D 相遇,B 在行走過程中與 C、D 相遇(當然也遇見了 A),求證:C、D 在行走過程中相遇。
有一個半徑為 10 米的圓形舞台,初始時舞台上的某個地方有一頭獅子。這頭獅子在舞台上以折線段的方式跑了 30 千米。求證:在整個過程中,這頭獅子至少轉了 2998 個弧度。
台灣大選,假定馬英九最終得到600000票,謝長廷得到400000票,如果一張一張的唱票,則過程中馬英九一直領先謝長廷的概率為
臨走的密件:
4568 5813 4861 1531 1382 1138 0000 6832 1343
1631 1386 1234 1698 1567 1973 1976 1796 1258
AHKL AJHB AHHL SJOH SIHK HJOA SJOH QWKL UPNB
by----
小灰
【PS:解開此密信,要有過程,解答完美者我自願獻上2000學識~】
《Lie to me 》中男主角卡爾·萊特曼曾說過:「一個普通人在談話的過程中,平均(?)分鐘就會說(?)個謊言。」
新浪微博 70,000+
移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