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個開明的國王,對手下的兩名大將十分愛惜,決定把自己的寶劍賞給他們。可是寶劍只有一把,該賞給誰呢?國王一時拿不定主意。第二天,國王把兩名大將叫到河邊,對他們說:我的寶劍掛在下遊河邊的一棵樹上。乘船可以直接到達,如果騎馬以沿河邊大道前進,但有三分之一的路程要下馬步行。騎馬速度是船速的3倍,步行速度是船速的五分之二。當然水上行程和陸上行程是相等的。兩位大將思考良久,便一人騎馬,一人乘船前進了。問:誰先得到寶劍?
A、乘船的大將
B、騎馬的大將
C、同時到達
D、無法確定
下列哪把寶劍是王勃《滕王閣序》里提到的?
《羋月傳》中魏冉(10歲)在草叢中撿到一把寶劍,寶劍的所有人公子壯上門請求返還,魏冉拒不歸還。從現行法律的角度分析魏冉構成何罪?
以下哪一把寶劍不是歐冶子打造的「越五劍」之一?
一個人拿著刻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古老寶劍,上面隱約可見戰火的痕迹,這個人介紹說中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間,中國於1917年8月14日對德、奧宣戰時有人所用的寶劍。而有人正需要一把寶劍,準備買下,如果你是一個旁觀者,你猜出賣劍者的職業嗎?
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一位名叫謝希逸的人曾在孝武帝時做過御史大夫,並獲得了一柄由皇帝親自賜給他的寶劍。因為謝希逸同當時的朝中大臣魯爽的關係不錯,所以就把孝武帝賜給自己的寶劍轉送給了魯爽。可後來魯爽卻背叛了孝武帝。這可把謝希逸嚇壞了,因為自己把皇上賜予的寶劍送給了他,這事情一旦被孝武帝知道,可是殺頭的罪過呀。可偏偏就有一天,孝武帝突然想起了寶劍的事兒,就問謝希逸那把寶劍現在在哪裡。謝希逸不敢欺騙皇帝,所以只好坦白自己把寶劍送給了魯爽。可他很快就想到了一個為自己開脫罪名的方法,不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還重新獲得了孝武帝的信任。請你猜猜謝希逸說的是怎樣的一番話呢?
新浪微博 70,000+
移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