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在α粒子散射實驗基礎上,是誰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A、J.J.湯姆孫
B、道爾頓
C、盧瑟福
D、阿伏伽德羅
核衰變:指原子核由於放出某種粒子而轉變為新核的變化過程。
核裂變:指重核分裂成兩個或幾個質量相差不大的部分的過程。
核聚變:指較輕原子核聚合成較重原子核的核反應過程。
請根據上述百度百科有關定義與生活中有關信息,選出你所認為的不正確的選項。
①原因就在於原子核內部的質子和中子數量越多,其狀態也就越不穩定,越容易發生放射性的衰變。
②當越來越多的質子和中子聚集在一起,帶正電荷的質子之間的斥力就越來越大。
③人們可以在實驗室里通過人工方式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元素,但卻不能合成無限多的原子核。
④在原子核內部,質子和中子等粒子通過強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這幾乎是宇宙中最強的相互作用。
⑤中子之間也會有一些排斥,強相互作用越來越難以束縛,不足以維持原子核的穩定。
⑥在人類已經發現或是製造出的3000多種原子核中,只有288種是穩定的。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一項是?
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其實原子是由電子和原子核組成的,電子在原子核的外圍。雖然我們感覺很多物質都是緊密相連的(不然就變成粉末了),但是如果你自己變成原子大小,你會看見其實原子的內部空間是相當空曠的,物體的原子核和電子所具有的體積和很小,相比於整個物體的體積來說比例太小太小,就像整個宇宙空間中的各種星體佔有很少很少的宇宙空間一樣。但是為啥物體之間不能相互穿透呢?打個比方,微觀世界里人的所有原子結構的總體積占人總體積非常小的比例,牆也是一樣,可是為什麼我們人類不能穿牆呢?
新浪微博 70,000+
移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