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 ,幾位戲劇表演家在一起聊天 ,有一位想起《白蛇傳》里的《祭塔 》,塔內點著燈,每個窗孔通明透亮,隨口出了一上聯:
塔內點燈,層層孔明諸格亮;
求對下聯。幾位戲劇家,互相看了看,一時對不出,。過了片刻,另一位戲劇表演家,由此想起《哪吒鬧海 》,三太子被哪吒剝皮抽筋,老龍王敖廣到處尋找 ,從而索得下聯:
敖廣舉火,( )
括弧中填什麼比較合適?
(PS:正解對仗不算太工整,三個錯誤答案是我瞎扯的,更不工整,湊合著看吧)
相傳紀昀(紀曉嵐)為人爽朗,且有笑癖,每逢高興之際,即開懷大笑,難以抑止。有一年紀昀主持春闈,取為頭名的叫劉玉樹。
發榜后,劉玉樹到紀府謁師,行門生之禮。閑談時紀昀問劉玉樹的居處,劉玉樹回答說暫住芙蓉庵,紀昀聽后略一沉吟,隨即大笑不已。劉玉樹心裡一怔,問道:「恩師,難道學生做錯了什麼事嗎?」紀昀搖手續笑道:「非也,非也。老夫略有所思而已。」言罷,邊大笑邊轉入後堂,笑聲連綿不止,許久還沒出來。
劉玉樹心中納悶,惟恐何處不慎得罪了恩師。事後輾轉向紀府人才打聽出原委。原來,當日紀昀聽到劉玉樹居住芙蓉庵的話后,就想起了半副上聯
「潘金蓮大鬧葡萄架」
無意間續出下聯
「劉玉樹()()()()()」
一時高興忍俊不禁,笑癖發作,又不便說出,因而轉入後堂。劉玉樹本為此事惴惴不安,得聞悉上事,也不禁暗笑不已。方始放下心來。
唐玄宗的寵臣楊國忠,嫉恨李白之才,總想奚落他一番。傳說,一日,楊國忠想出一個辦法,約李白去對三步句。李白一進門,楊國忠便道:
「兩猿截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
「鋸」諧音「句」,「猴兒」暗罵李白。李白聽了,微微一笑,說:「請宰相起步,三步內我若對不上,算我輸。」楊國忠想趕快走完三步,但剛跨出一步,李白便指著楊國忠的腳喊道:
「匹馬陷身泥里,()()()()()()()!」
下聯也有個諧音,與上聯對得很工,同時也反罵了楊國忠。楊國忠本想佔便宜,剛抬腳就被反被李白羞辱了一通,弄得十分尷尬。
明朝時候,南京金水河是人們遊玩的好地方。春天一到,河岸上桃紅柳綠,鶯歌燕舞,吸引了好多男女老少上這兒來觀景、釣魚。
這天,文人鬍子祺[qí]帶著八歲的解縉來這兒玩。鬍子祺知道解縉聰 明伶俐,就讓他對對子。鬍子祺出了這麼一個上聯:
金水河邊金線柳,金線柳穿金魚口;
解縉是怎麼對的呢?他看著遊人裡邊,有好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婦女,就對了個下句:
()()()()()()(),玉簪花插玉人頭。
解縉也是復字對,連著用了四個「玉」字,跟上聯的四個「金」字對 得又准又好,意思也不錯。真不簡單。
清代有一戶人家宴請賓客,來了許多客人。其中有年長者孔某、年少者朱某二人。主人定席時匆促之中把朱某安排在孔某的上手位,孔某很不高興,心想:朱子(朱熹)是孔子(孔丘)的後人,孔子怎麼反而居於下位呢?你姓朱的怎麼敢坐在我的上手?於是搖頭晃腦道:「眼珠子,鼻孔子,孔子反在珠子下。」 朱某冷眼盯著孔某的白眉毛,輕捋自己的山羊鬍子,沉思片刻,朗聲對曰:「眉先生,胡後生,後生卻比()。括弧里省略了3個字」意思是說,眉毛是先長出的,鬍子是后長的,可是後來長出的鬍子要比眉毛長得多呢!言外之意,雖然你年長是先生,我年輕是後生,可論學問你可未必比我長呢!
問:括弧里是哪3個字?
有一次,唐伯虎外出閒遊,到了石湖邊上一個美若仙境的鄉村,看見一個中年婦人一面打掃亂柴,一面大叫她的小叔子,說:「快來幫我捆柴,我好搬回家去。」小叔子聽到立即幫嫂子把柴捆了。唐伯虎見這情景,於是得一上聯:
嫂掃亂柴呼叔束
這上聯很奇特,「嫂」與「掃」,「叔」和「束」都是音同而義不同。唐伯虎一時也想不出下聯來,只好邊走路邊思索。
不知不覺間來到另一個村子,他見一個婦女挑著一擔水,由於扁擔沒有扎嚴實,水桶咕咚掉地上了,摔散了。婦女忙叫她的小姑拿去箍緊,小姑笑著說:「不要慌,我來把它箍緊!」
唐伯虎見了此種情狀,立即來了靈感,於是對出了下聯:
()()破桶令()()
唐伯虎就是這樣善於用不同尋常的對聯來描述有趣的日常生活。
紀曉嵐小時候上學淘氣,不愛聽他的私塾石先生上課,就在牆上挖一深洞,養了一隻小山雀。一天他悄悄的去喂鳥,讓石先生看見了,先生就在牆上寫一上聯:細羽家禽磚后死;當紀曉嵐再去喂鳥時,發現鳥已經死了。心中疑惑時看見牆上的對聯,斷定是石先生所為,就續寫了下聯:()()()()()()() ,石先生見到大為惱火,認為紀曉嵐辱罵先生,於是執鞭責問紀曉嵐。只見紀曉嵐從容不迫的解釋道:我是按先生的上聯套寫的。有「細」就有「()」,有「羽」就有「()」,有「家」就有「()」,有「禽」就有「()」,有「磚」就有「()」,有「后」就有「()」,有「死」就有「()」。所以我就寫了,如果不這樣寫,請先生改寫吧。 先生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好的下聯,只好扔下教鞭拂袖而去。請問紀曉嵐對的下聯是什麼
【歐陽修進城】
歐陽修未仕時,四處奔波求學。一無傍晚來到一座城下,城門已關。他對守城的老兵拱手施禮道:「煩請老伯開門,放學生進去。」
守城的老兵說:「我出一對聯給你,對得出就放你進城,對不出明早再進。」老兵吟道:
「開關早,關關遲,放過客過關。」
歐陽修接上說:
「出對易,()()(),()()()()()!」
老兵說:「你不對出來,就不放你進去!」
歐陽修說:「我已經對過了。」
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開了城門。
自打這個十一在小組曬出了鉤織作品啊,登門(私信)求禮的人是絡繹不絕~臨舟也沒忍住要了一個(*/ω\*)
看過十一發來的一大——堆樣圖后,最後選定了一隻鳥的造型~
「這鳥好獃啊hhh話說這是什麼鳥?」
「emmmm……釣金魚。」
「???說嘛呢」
「無情對曉得不?就是字詞對仗工整,但是上下聯句意完全無關。剛才那個是上聯,下聯就是你問題的答案咯~」
「有病啦你(ノ=Д=)ノ┻━┻就不能好好說嘛……」
那麼你知道下聯應該是什麼嗎(這只是什麼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