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神宗時候,北方的遼國派來了一個使臣。神宗就派大學士蘇軾[號東坡]去接待他。這位遼國使臣有點學問,他早就聽說蘇東坡是位大名鼎鼎 的文學家。這回見了面,就想考考蘇東坡。
使臣客氣了幾句,就對蘇東坡說:「我有一聯兒,請先生對個下句。我的上聯是——
三光日月星;」
這會兒,遼使把這個難題出給蘇東坡了。
旁邊陪著的幾個宋朝官員,一聽這個上聯,直皺眉頭,都挺替蘇東坡著急,可別對不上來呀:蘇東坡稍微想了一下,笑了笑說:
「()()()()()。」
在座的宋朝官員一聽,臉上都露出了笑容,一個勁兒地點頭。那位遼國使臣馬上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向蘇東坡一抱拳[古人行禮的姿勢],連聲說: 「佩服,實在佩服。」
相傳乾隆年間的一次殿試中,才子劉鳳浩取中第三名探花。但他是個獨眼人。乾隆皇帝欽點他時見到劉鳳浩的相貌後有些猶豫,心想再考考他,如果確實才識卓著就給他功名。
乾隆帝就出了個上聯:「獨眼不登龍虎榜。」
劉鳳浩應對道:「半月依舊照乾坤。」
此對含意深刻,乾隆心已嘉許,又念出一聯再試他道:
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漢。
劉鳳浩只略一思忖,即信口答道:
()牡丹()芍藥()菊()梅臣是()()郎。
劉鳳浩機敏應答,乾隆帝龍顏大喜,當即欽點劉鳳浩。劉鳳浩跟皇帝的答對也成了一段文壇佳話。
筆者就讀中學時,當時的數學老師曾說過一個與對聯有關的故事,現在發上33IQ網,與各位共享。
話說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我國一個科學考察團出國考察,由著名科學家錢三強先生任團長,團員有:華羅庚。張鈺哲,呂淑湘,貝時璋,趙九章等。在車上,眾學者談笑風生,華羅庚見狀,出了一個上聯:三強韓趙魏,讓眾學者對下聯。這個對聯巧妙之處就是「三強」既指錢三強先生的名字,又指春秋戰國時期瓜分晉國的三個強國:韓國,趙國,魏國。
一時這幾個學者都對不出來,還是華老自己吟出了下聯:( )勾股弦,括弧里省掉了兩個字。眾學者一聽,拍掌叫好,堪稱千古絕對。
現在要問的問題是:括弧應填那兩個字?答案就在這段文字中。
明成祖朱棣曾對文臣解縉說:「我有一上聯『色難』,但就是想不出下聯。」
「色難」一語,出自《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要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是件很難的事。
解縉應聲答道:「()()。」
朱棣說:「既說()(),你就對出下聯吧。」
解縉說:「我不是對出來了嗎?」
朱棣愣了半天,方恍然大悟。
解縉對的下聯是哪兩個字呢?
鄭板橋寫對聯
清朝的鄭板橋能詩善畫,非常出名。他在當縣官那陣,常到一家小酒館喝酒。後來這事傳開了,很多人都想嘗一嘗鄭板橋喜歡喝的酒,這樣一來,小酒館的生意變得越來越紅火。
可是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掌柜財迷心竅,做夢都夢著錢。
為了掙這個錢,他盛酒的壺是越來越小,酒里摻的水是越來越多。
轉眼就快到春節了,掌柜的心裡打著算盤,想清鄭板橋來為他寫一副對聯。鄭板橋一到他店裡,他就點頭哈腰地迎了上去。鄭板橋最是討厭這種勢利小人,不免多喝了幾壺酒解悶。
這時掌柜的湊到桌子前,說:「聽說太爺的書法天下無雙,小的想請太爺寫一副對聯,正好讓大家見識見識,不知道可不可以?」
鄭板橋聽后二話不說,趁著酒興,「刷刷刷」寫了一副對聯。
上聯:樂陵棗
下聯:萊陽梨
橫批:年復一年
寫完,他就把筆一扔,頭也不回的走了。
你們知道這副對聯是什麼意思嗎?
精品對聯大全題庫提供對聯大全及對聯集錦。對聯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許多經典對聯孕育著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趕緊與網友們一起分享對聯這一中華文化的文化瑰寶。
如果你有其他有關對聯大全的好題目,歡迎與我們分享 請發布對聯大全的智力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