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些人對幸福的迷惘和困惑,很大程度上緣於我們對傳統美德的放逐和糟踐。事實上,現代文化中諸多負面性的文化元素需要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元素去引領和超拔,鄉土中國延續下來的溫情友善、古道熱腸、重情守義以及溫良恭儉讓等傳統美德,對當今時代的幸福焦慮症和饑渴症無疑是很好的苦口良藥。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西漢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最早提出「孔子刪詩說」:「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即司馬遷認為《詩經》是孔子以儒家理想作為編輯標準而形成的「精選本」。但是唐代孔穎達主持編撰的《五經正義》最早對司馬遷的「孔子刪詩說」表示懷疑,認為先秦典籍中,所引《詩經》以外「逸詩」數量相當有限,由此推測當時不可能存有3000餘篇詩供孔子刪選。
下列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孔穎達的推測?
A.南宋鄭樵、朱熹均不相信「孔子刪詩說」。
B.司馬遷是公認的「良史」,距離《詩經》編定約400年;表示懷疑的唐代孔穎達,距離《詩經》編定已經超過1000年。
C.從2012年到2015年4年間,支持「孔子刪詩說」的專題論文有15篇,反對「孔子刪詩說」的論文僅1篇。
D.《詩經》以外的「逸詩」會在先秦典籍中被適當引用。
「人不可能經由一個沒有喜悅的旅程,而到達一個喜悅的終點。」生命是一場奇妙的探險,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實現,是為了一個目標而去享受奮鬥的過程。幸福不是拚命爬到山頂,而是向山頂攀登時經歷的感受、看到的風景。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邏輯思維題庫提供各類邏輯推理題及答案,通過邏輯題大全中各類經典智力思維邏輯題幫助用戶提高邏輯思維水平、加強邏輯思維訓練、改善邏輯推理水平。
如果你有其他有關邏輯思維的好題目,歡迎與我們分享 請發布邏輯思維的智力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