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竹禅和尚云游北京,被召到宫里去作画。那时宫里画家很多,各有所长。一天,一名宦官向画家们宣布:“这里有一张5尺宣纸,慈禧太后要画一幅9尺高的观世音菩萨像,谁来接旨? ”画家中无一人敢应命,因为5尺纸怎能画9尺高的佛像呢?这时,竹禅想了一想就说:“我来接!”
说完,他磨墨展纸,一挥而就,大家一看,无不惊奇叹绝,心悦诚服。此画传到了慈禧手中,慈禧也连连称奇,甚至表示自愿“受法出家”,并让竹禅和尚担任"引渡人"呢。据说后来慈禧被称为"老佛爷",就是由此开始的。
试问,竹禅是怎样画的呢?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最终儿子死惨死于乱军之中。请问在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的时候儿子看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