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猪肉贩,他6号早上9:00杀了人,下午15:30有人报案。警方确定犯罪嫌疑人只有他一个,但怎么也找不到凶器、尸体。并知道案发当天他早上一直在卖肉,上午8:40和死者说是有私事就一起到其他地方去了,一起去了好久才回来。被人发现时只有一条沾了血的绳子和一把沾了血的切菜刀。
问1:凶器最有可能是什么?
问2:尸体最有可能在哪?又怎么样了?
仙蒂自从这个炎热的周末晚外出后,至今没有回家。第二天她却被人发现倒毙在住所附近的公园内。
警察到仙蒂家中调查时,仙蒂的母亲哭得死去活来,因为她是家中的独女,而且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当仙蒂的母亲情绪较为稳定之后,若有所思地说:"警察先生,我记起了,昨晚5时30 分左右,有一个男子打电话来,他自称是我女儿的男朋友,说是白天太热,约她18时30分,在他公司楼下的公园见面。后来我的女儿6时回来后,我告诉了她之后,她就换上衣服走了。"
"那人说过自己的姓名吗?" "没有,他说我女儿会知道他是谁!"话末说完,她又伤心地哭起来。
警方最后搜查仙蒂的房间,结果找到一本电话簿,首页写着两个男子的姓名。
1.陈昆(侦探社职员);2.张荣(电报局职员)
请问凶手是谁的机会较大呢?
一男子K被邻居X发现死于家中。
X称:我发现K时K端坐在沙发上,我叫了K几声,他无反应,我便上前去,发现K已死。
警方现场观察:死者端坐于大厅沙发,脸色安详,无外伤,警方还发现离死者很近时闻到一股淡淡的杏仁味,像是从死者嘴中发出,其余无异常。
邻居X: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K的妻子失踪了。
警察A:?
X:是的,好像在他死前就失踪了...
......
警察B去寻访其他邻居
......
回来后:
A:有发现什么异常了吗?
B:没什么...哦,对了,有个人说几天前经过K家,看到他与X谈话,本是没什么,可他注意到那次X和K一样高,实际上X看起来明显比K矮...;还有就是K经常和他妻子吵架,好像是K说妻子有了外遇。
X:对了,我记起来了,那次我好像是站在一个凸起的地方和他讲话...就在那【X用手指了指】
大家一起去那地方,发现有个水泥砌的,像人形一样的突起,应该砌了不是很长时间...
A:人形的凸起......!K妻的外遇,......原来是这样!
问:K妻的失踪是怎么回事?K是他杀还是自杀?如果是他杀,凶手是谁?
已到暮年的北极探险家托乌斯,过着独居生活。一天,他被暗杀在密室中,放在密室壁内保险柜里的40万美元被盗去。根据这里特有的防范措施,警方认定罪犯并没有将这笔巨款带出住宅,而是藏在宅内某处,等日后伺机取走,于是当局公告拍卖托乌斯的私人财产,警长里根和刑事专家唐纳来到了探险家的庄园。
博物厅里,拥挤的顾客正在注视着死者一生中5次去北极探险获得的纪念品——两只北极熊标本、1只企鹅标本、3条大鱼标本以及爱斯基摩人的各种服装、器皿和武器。
警长预计罪犯会来,因为拍卖时间只有两天,但他担心警署人员不可能周密地注视到每个房间。唐纳说:“很关键,罪犯肯定会到这个房间里来取某样东西。”
请问:罪犯究竟到这个房间里来取什么呢?
【证言漏洞推理题】
车祸发生的第二天,警官找死者的丈夫了解情况。
“我真糊涂,我不该让她开车!”死者的丈夫悲痛欲绝地说。
“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警官说, “但是,我需要知道车祸的细节。请告诉我当时的情况。”
“她开车技术很好,却一直没机会考取驾驶执照。所以我只在郊外的公路上,才让她开车。昨天,我们驾车去村里买东西,到了公路与铁路交叉道口前,为了安全,我叫她把车停下,就下车越过铁路,看看有没有危险。这时,一列特快车开过来了,我就向她使劲地摆摆手,叫她不要把车开过来。可是,她弄错了我的意思,发动了汽车,结果连人带车被火车撞了。”
警官问: “在给她打手势时,你没有大声呼喊?”
“喊了!”死者的丈夫说, “我大声喊:‘不要把车开过来!’可她没有听见。”
“怎么会听不见呢?”警官又问。
“她正在听收音机。外面的声音什么也听不见。”
“你怎么知道的?你下车之后她没有关收音机吗?”警官随口又接着问。
“当然知道,我在铁路对面也能听见那收音机的响声。”
“呵,真是这样吗?看来,你是一个十足的骗子。”
请问:警官说的对吗?
察猜在曼谷经营着一家拳馆,在一场重大拳赛前夕他被一伙神秘人绑架了,绑匪打来电话,要求让察猜的徒弟巴色拳王带着100万泰铢到地铁站交赎金。可是,巴色带着赎金到地铁站后,绑匪却始终没露面,而且也没再打来电话。察猜的妻子只好打电话报警。第二天清晨,夜雨初晴,有人报案说在郊外一个废弃仓库里发现一具男尸,警长素拉蓬带着下属赶到了案发现场,下属雅桑经常到现场看拳赛,所以一眼就认出了死者是察猜。只见察猜仰面躺在湿漉漉的地上,一只手的手指指背搭在一根露出铜线的电线上,脸上表情呈抽搐状,裤子被刮破了一块,皮鞋上有些泥。雅桑为察猜哀叹道:“察猜先生实在是太不走运了,能活着从绑匪那里逃出来,却在这里不小心摔倒被电死了。”素拉蓬摘下墨镜,回头问雅桑:“怎么?你认为他是被电死的吗?”“难道不是吗?现场不是已经很明显告诉了我们这个事实吗?”雅桑道。素拉蓬拍拍雅桑的肩膀说:“今天没带电棍,否则我一定让你试试被电的感觉。他是被人谋杀后伪装成被电死的!”请问,素拉蓬说的对吗?
三名男子梅斯、贝拉、利吉在一家西餐店里喝啤酒,突然间,店堂内一片漆黑。
原来是停电了。不一会儿,侍者送来了蜡烛,于是,他们接着又喝了起来。
几分钟后,利吉痛苦地挣扎起来,很快地就俯在了桌上,停止了呼吸。
警方经过调查,发现利吉喝的啤酒中,有烈性毒药。
听了警方的报告,探长苏莱曼问:“停电是偶然的吗?”“不,3天前就贴出布告通知了。”那么,凶手一定是看到布告后做好杀人准备的。这狡猾的家伙利用停电的瞬间,迅速投毒到利吉的啤酒杯中!”探长自言自语地分析道,接着又问了一句,“当时在现场的顾客多不多?”
“不多,只有他们三个人。”
“那么,向酒杯里投毒的凶手不是梅斯,就是贝拉。” 警方对梅斯和贝拉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了仔细检查,梅斯携带的物品有香烟、火柴、手表、胶囊感冒丸、乘车月票和800元美金;贝拉携带的物品有手表、手帕、口香糖、记事本、老式钢笔和600元。在两人所带的这些物品中,没有可以盛放毒液的容器。
侍者证实,梅斯和贝拉谁都没有离开座位一步。所以,他们没有机会丢弃任何容器。
探长苏莱曼将他们两人携带的物品看过之后,立即指出了投毒者是谁!请你分析一下,精明的探长所断定的凶手是梅斯还是贝拉?
凶手又是用什么东西盛放毒液的?
登山爱好者小明被发现死在山上帐篷内,该地点距离死者居住的城市越有5小时车程,左手上的户外手表上时间定格在前天晚上九点多,与法医判断的死亡时间基本相符,左近警官调查死了者身边几个可能有动机的人,
A.与小明同一个登山协会的会员,当晚在家看中国好声音,特别喜欢吴莫愁;
B.小明的妻子,因为那天听小明说要独自去登山露营,所以当晚约了朋友在外聚会,晚饭时间开始都和朋友在一起,期间当然离开过几次,但时间都不长;
C.死者的朋友,画家,同样经常在外露营,与死者在旅程中认识,当晚在案发地不远处写生,但有助手证明没有离开;
D.死者情妇,当晚没有不在场证明。
你认为谁最可疑呢?(答字母)
夜幕降临,我在公园散着步,伴着蝉鸣。
这可真是个好地方!四面环山,中间坐落着一座小城,四季长春,来之前还以为是像哈尔滨一样的寒冷地带呢,现在每天被这暖洋洋的阳光烫着,倒有点“乐不思蜀”了!
看着一双双从面前走过的大白腿,我心里正想着回去后什么时候找个对象呢,一位老人伛偻着身子走过来,我也不好意思再占着座位了,便起身让给他。他一声招呼也不打,一屁股就坐了上去,差点翻了个跟头,我忍不住要笑。看着天色也不早了,便起身回去,还没给旺财喂狗粮的呢!一位裹着貂毛大衣的女士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节俭了这么多年,就为了给我整件貂毛大衣,让我冬天御御寒……也不知道她老人家怎么样了……
问:故事中谁不正常?
玛丽是英国著名的电影明星,拥有一座豪华山庄,平时那儿由她的两个管家帮她料理。
这天,玛丽回到山庄,发现自己最珍贵的藏品——女王赐给自己的一枚钻石胸针不见了! 她立刻打电话报警,警察局长力邀福尔摩斯一起去调查。
起初,玛丽把胸针等珍贵物品放在一个秘密保险柜里,保险柜则镶嵌在鞋柜后面,外面堆满了鞋盒。可由于时间太长,罪犯又很小心,一个指纹都没留下来。
警方发现,这段时间只有园丁、佣人和管家在山庄里,没有外人来过。考虑到保险柜的位置十分隐蔽,外人不容易找到,疑犯范围被锁定在两个管家身上。
福尔摩斯仔细观察鞋柜,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他问道:“玛丽小姐,为什么你只有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的鞋盒呢?”玛丽回答道:“因为我只穿B 牌和L 牌的鞋,这两个品牌的鞋特别舒适。红色是B 牌的幸运色,而蓝色则是L 牌为我定制的鞋盒的颜色。”
福尔摩斯继续问道:“你还记得你走的时候鞋子是怎么放的吗?”
玛丽这时才注意到鞋盒已经被人挪动过了,本来红色和蓝色鞋盒分成两堆,但现在红色的鞋盒有10个在蓝色这边,蓝色的鞋盒也有10个在红色这边。她赶忙向福尔摩斯说明了情况,福尔摩斯说道:“你的两个管家中有人是色盲吗?”
“本德是色盲,马丁不是。”
故事说到这里,你知道谁是偷走钻石胸针的小偷了吗?
“为什么每个人都要这样对我?!”说完我就失声痛哭起来,很久没有这样难受的感觉了。
我的家庭很不美满,父母经常吵架。幸好他们没有动手,不然我还真不知道我该怎么办。我怕疼,特别怕,只是在手指上用刀划一个伤口,我都非常受不了。在很小的时候得过抑郁症,算是轻微的吧,没去查过,但我知道我自己的情况。
在那时,连续两个星期都不能睡着觉,心里很难受,难受到想要杀人的程度,但我当时好了,我也庆幸当时没那么做,小孩子的事情都不算什么。
现在,我在学校受到了霸凌。很长一段时间,每个人都欺负我,口出恶言。
他们凭什么这么对待我?我……我不想再被他们这样对待下去了!
听说得抑郁症的人很极端,部分容易自杀。
问:谁会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