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月亮」常寄託思念,「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借月亮抒發思鄉之情。
B、「大雁」常被用來表達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可愛的小動物大家都很喜歡,人類社會中也有很多研究動物習性和自然生態的學科。可是你知道嗎?動物在語言學上也曾經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心理語言學是語言學一個非常有趣且重要的分支,其存在的目的主要是研究人類心理學在語言創造和解讀中的作用,因此包含極大的社會意義和價值。
1958年,心理語言學家格里森(Jean Berko Gleason)設計了一系列基於現實世界中不存在的動物的語言測試,以測試以英語為母語的幼兒在面對新事物時會如何根據上下文判斷該事物相關的辭彙應該是什麼。
下圖是該系列測試中最為著名的一個虛構動物,由於其怪異的長相和其測試本身的重大意義,該鳥的名字被廣泛流傳,以至於該測試本身最終由該鳥的名字來命名並再後續的語言學研究中被繼續廣泛流傳下去
那麼請問,你知道這個非常著名的小鳥叫什麼,以及該測試本身的目的是什麼嗎?
史書上記載,有一個人,他出生於公元前10年,在公元10年生日的前一天死去了。爸爸說:"這個人真可惜,年紀輕輕, 僅20歲就死了。" 小兒子一聽,大叫起來:"爸,你搞錯了,他死時不可能是 20歲。" 爸爸解釋說:"公元前10年,公元後10年,加起來不正是20 年嗎?"請問,他們父子倆誰的話有理?
(題目中的「歲」皆指周歲,而非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