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來自於宋歐陽修所作的《生查子·元夕》。全詩為: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大意為:去年元宵燈會,佳人有約,兩情相依,情話綿綿。今夜明月依舊,今人花燈仍在,而佳人卻無處可尋,不禁潸然淚下,花、燈、月、柳,愛的見證,美的表白。物事人非,世事難料,情難如願。纏綿悱惻的美麗韶華,惹愁生恨的元夜,牽動人心的最是那凄怨、纏綿而又刻骨銘心的相思。
那麼「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中的月相最接近上弦月、下弦月、還是滿月?
2009年曹操墓的發現,使曹氏及其家人的故事再次成為熱議話題,此正是「歲月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歷史記載和民間話本等諸多材料中,曹操形象猶如川戲之「變臉」。研究發現,曹操在戲台上雖是白臉,實是了不起的人物,幾個兒子都才兼文武。曹丕多才多藝,會使劍,在宴席前曾以甘蔗代替,擊敗對手。反而是號稱有八斗之才的曹植,武的方面差。有人則分析指出曹植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帶兵打仗,只是始終未能獲得准許而已。還有研究者認為,曹植之所以渴望上前線,並非真想立功建業,只不過是想離開牢獄式的「封邑」。這說明
北朝民歌《木蘭詩》在北宋時被收入《樂府詩集》。詩中描寫木蘭「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其中「策勛十二轉」是唐代對軍功的獎賞。由此能夠確定《木蘭詩》
知識百科題庫提供各類世界百科知識大全、知識百科競賽題及答案。包含生活常識、理科常識、文史知識、自然知識等各類知識百科,通過回答知識庫的題目幫你擴展知識面,成為一個博學的人。
如果你有其他有關知識百科的好題目,歡迎與我們分享 請發布知識百科的智力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