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你最喜欢的想不明白的案件”,L把一张报告推给对面坐着的鹭垚。
待鹭垚大致审过,L开始发声:“死者A是一家企业的老板,昨晚7点与嫌疑人在A三楼的办公室商谈,期间不时发出很大的争执声,有几位员工怕出事情想去观察情况,发现A办公室门锁着就作罢,两人从7点吵到8点,诸多员工可以作证”。
“8点时,A办公室传来物品打碎的声音,员工闻声前往却打不开门,过一会死者的秘书也赶来,用备用钥匙开了门,发现A倒在血泊中,花瓶碎了一地,办公室的窗户开着,窗口有一条绳子通向地面”。
“看样子嫌疑人杀人后沿着绳子下楼逃跑了”,鹭垚自言自语。
L:“我们很快就抓获了嫌疑人,蹊跷的是,在审问调查中嫌疑人供认其驾车于当晚8点在距A公司二十公里外的路段发生事故撞死一人(称死者B),即A遇害时嫌疑人拥有不在场证明;且根据调查嫌疑人与A并不熟识,甚至没有社会交集,反倒和A的秘书来往已久”。
“的确很有趣,不过A的名字和面貌我现在倒觉得有些熟悉,”鹭垚低头望着报告答到。
“这就是我准备说的另一蹊跷之处,几年前A和他这位秘书参与过与此相似的一个事件,当时秘书被定为某凶杀案的最大嫌疑人,但A以案发时自己正在公司和秘书争论为秘书做了不在场证明”。
“想起来了,当时警方认为他做了伪证但苦于无法推翻,截止受理期都没有抓到凶手”,鹭垚还在沉思着。
“但这次A死了,死者怎么为嫌疑人做伪证?”
“等等,L,一个关键的问题,B和嫌疑人是否有联系,就像那年凶杀案里被怀疑的秘书和遇害者有重大矛盾一样”。
“你猜的一点都没错。”
“案件似乎明了。”
杀害A和B的凶手(或原因)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