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年輕的FBI探員接到了一個恐怖組織卧底的密信: 在三天之後的本市奢侈品展覽會上數名武裝分子要發動襲擊,襲擊方式就是規定時間引爆高爆炸藥,儘可能造成室內的高官名流大量傷亡。根據他提供的據點,戰術小組立刻突襲了該建築,抓捕了數名敵人。但是令人尷尬的是並沒有所謂的大威力炸藥,桌子上除了一打硬幣和數聽啤酒之外一無所有了。隊長向探員發了無線電簡報,探員頓時鬆了一口氣。
然而三天之後,爆炸依舊發生了,數十人室內遭遇炸彈襲擊,後果可想而知。探員勘察了爆炸現場,發現牆壁傷痕纍纍,一片狼藉。到處都是粉碎的金屬碎片,這些價值數億美元的奢侈品全部作廢了。
爆炸過後的第二天,FBI卧底被發現暴屍街頭。而距離屍體不遠處的公寓里,戰術小組再次俘獲了多名恐怖分子。但是他矢口否認自己參與了高爆炸彈的製作和襲擊事件,後來,測謊儀顯示他確實說了實話。沒有頭緒進一步調查事故的探員突然想到了什麼,立刻請求上方對數個小銀行和街區周邊的雜貨鋪進行詢問搜查。那麼FBI的靈感來源於哪裡?
四個人在一個宿舍住,他們近來特別忙碌,於是規定最後回宿舍的要插上門。但是昨晚門沒有插,有竊賊進入室內,偷走了甲的錄音機。
四個人決定查出是誰最後進的宿舍,他們都如實地講述了下面的話:
甲說:「我進宿舍的時候,丙正在宿舍里洗腳。」
乙說:「我回來時,丁已經睡了,於是我聽了一會兒歌曲,然後也睡了。」
丙說:「我進門的時候,乙正在聽歌。」
丁說:「我什麼也不記得了。」
你能推理出是誰最後一個進的門而忘了插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