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7.3級地震、緬甸7.2級地震、阿富汗7.1級地震、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1個月來多次7.0級以上地震。如何解釋近來接二連三的強震,它們之間有關聯嗎?地球是否就此進入了地震活躍期?對此,中外專家均認為,任何結論都需要有科學證據來支撐,但無論從統計意義還是從具體研究來看,尚無法斷定全球地震震級和頻率等超出正常範疇,他們之間是否有關聯,也不能下結論,但對部分危險區域加以研究,並保持警惕是必須的。
以下選項最適合做文字標題的一項是?
①學術研究從來都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眺望,因此不可不對腳底下的肩膀心存敬畏
②寫作也好搞學術也罷,哪些東西是人家的,哪些東西是自己的,這個道理本來就該清清楚楚
③更何況,西學東漸已有百年以上歷程,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學術規範,這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
④否則以後別人踩在你的肩膀上卻吭都不吭一聲,恐怕自己也會覺得受到了侮辱和損害
⑤把他人的學術成果當作「墊腳石」,總該做個記號表示致敬
將以上5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一項是?
大氣污染物分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從污染源排進大氣后,直接污染空氣的稱一次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氮、顆粒物(飄塵、降塵、油煙等)、氨氣及含氧、氮、氯、硫有機化合物以及放射性物質等。二次污染物是由於陽光照射污染物,排入環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學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發生變化,或與環境中的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所形成的物理、化學性狀與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沒有提及二次污染物的一項是?
A.火山爆發噴出的二氧化硫與大氣中的氧結合會形成硫酸霧或硫酸鹽氣溶膠,引起環境酸化,後者還會通過直接或間接輻射強迫作用影響氣候變化。
B.顆粒物質是漂浮在大氣中的固體和液體微粒,顆粒物質能散射和吸收陽光,使可見度降低,影響交通,增加汽車與航空事故。
C.工業生產排放出的氮氧化物和乙醛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過氧乙醯硝酸酯,該物質強烈刺激眼睛,會引起呼吸困難、心功能障礙和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癥狀。
D.汽車發動機排放的污染物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經陽光照射,在大氣中形成光化學煙霧,對人類呼吸系統產生極大危害。
現實型漸進決策,是指決策者不可能擁有人類的全部智慧和有關決策的全部信息,決策的時間、費用又有限,故決策者只能採用應付局面的辦法,在「有偏袒的相互調整中」作出決策。該理論要求決策程序簡化,決策實用、可行並符合利益集團的要求,力求解決現實問題。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於現實型漸進決策的是:
A.某經貿公司李總經理決策前能全盤考慮一切公司行動,以及行動所產生的影響,選擇具有最大價值的行動作為對策。
B.張董事長認為在公司發展的決策中,不可能預見一切結果,只能在供選擇的方案中選出一個「滿意的」方案,因此往往只看方案的部分結果。
C.田主任在提出部門發展決策時,很大程度上受潛意識的支配,許多決策行為常常感情用事,因而作出不明智的安排。
D.李廠長強調工廠的生產不能一味擴張,要立足於工廠發展的現實,面臨機遇時要當機立斷,把有限的資源和時間投入到重要的環節,在以後的工作中再對生產進行不斷地完善。
近現代科學的某些成果,它們的價值並沒有都直接體現為現實生產力,而基本體現在認知層面,體現在對真理的追求,對世界的合理性解釋。科學的認識價值,曾經而依然體現在對人類思想解放的推動。歷史表明,人類文明的進步首先要有人類思想新的解放。近代科學所特有的注重實證、倡導理性和批判質疑精神,成了啟蒙運動思想的核心要素,在推動歐洲社會告別神權迷信和封建政治,進入現代文明社會,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下列選項中,對上文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調查顯示,青年創業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資金問題,64.2%的人認為缺乏足夠的資金是主要困難。而很多人儘管缺乏資金,也不願意去貸款或融資,這反映出很多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有保守的心態。另一個比較突出的困難是同行競爭過程,佔26.9%。調研過程中發現,青年創業的領域比較集中,如大學生群體更傾向於電商、計算機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創業,青年農民更願意從事自己比較熟悉的種植和養殖業等,這種同質化的創業在形成規模效應的同時,也難免會帶來過度競爭。
以下說法與原文相符的一項是?
如今社會上「厭讀」的情緒嚴重。由於不讀書,導致一些人走上邪路。讀者厭讀固然有讀者自身的問題。我們作者是不是也該_______:為什麼讀者不愛書?是讀者不贊成作者的觀點嗎?未必!既然贊成作者的觀點就該同聲相應,可讀者為什麼不來「應」呢?這就告訴我們:作者有個文風問題。再想一想:為什麼別人的文章讀者__________。奔走相告。而我們的文章讀者卻___________呢?這隻能說明我們的文風確有問題。
依次填入划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文學作品有時會由於描寫內容與普通人人生的親近性而獲得較廣泛的讀者。中國現代一部分作家曾力求以「寫大眾」實現「為大眾」。事實上,儘管大眾可能歡迎以自己的生活為描寫對象的作品,他們仍然不會滿足於這種親近感。他們並非都愛看、只愛看、特別愛看反映自己處境的故事。
依據文意推斷,下面結論不恰當的一項是?
A.只有描寫內容與普通人人生親近的作家才能獲得最為廣泛的讀者。
B.一些小說家不去表現平凡的、平常的生活,也能吸引數以萬計的讀者。
C.在「為大眾」「寫大眾」與「被大眾讀」之間,潛存著深刻的矛盾。
D.魯迅提倡和嚮往「文藝的大眾化」,但是也難以獲得普及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