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邊緣派詩歌代表作《奇怪的接近》中寫道:「咖啡的顏色接近於黑啤,黑啤的顏色接近於咖啡……我必須放棄其中之一。我留下了黑啤,儘管它似乎不如咖啡高貴……」
如果我們把詩歌中的語句看做表達了一種判斷形式的話,以下選項中判斷形式與之不同的是?
A.當代詩人顧城在《初春》中寫道:「陰沉的天空還在猶豫:是雪花?還是雨滴?混濁的河流在疾走:是追求?還是逃避?遠處的情侶在分別:是序幕?還是結局?」
B.《孟子·公孫丑下》曰:「陳臻問曰『前日於齊,王饋兼金一百而不受;於宋,饋贈七十鎰而受;於薛,饋五十鎰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則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則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於此矣。』」
C.毛澤東曾說:「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D.宋代盧梅坡在《雪梅》中寫道:「有雪無梅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共生是指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倘若彼此分開,則雙方或其中一方便無法生存。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於共生的選項是?
A.雙鋸魚喜歡在海葵的觸手間遊動,既得到海葵的保護,又能分享海葵吐出的食物。
B.白蟻在吃了木材后,其腸道中的多鞭毛蟲能分泌纖維素水解酶,幫助白蟻將木質纖維消化分解。
C.文鳥將巢築在蜂窩旁以獲得蜜蜂的保護,蜜獾喜歡吃蜂蜜,便追隨著文鳥生活。
D.赤眼蜂在玉米螟蟲的卵內產卵,以其為營養源生長發育。
文字成為記錄文化的有效工具是從意音文字開始的。美索不達米亞的釘頭字、埃及的聖書字與中美洲的瑪雅字、中國漢字等都是意音文字。________。現在絕大部分意音文字都成為歷史陳跡了,只有漢字,作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獨存。
填入划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構成生命的基礎——蛋白質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分子。它是一種有機分子,儘管人們還沒有在宇宙太空中直接觀測到氨基酸分子,但是科學家在實驗室里用氫、水、氧、甲烷及甲醛等有機物,模擬太空的自然條件,已成功合成幾種氨基酸。而合成氨基酸所用的原材料,在星際分子中大量存在。不難想象,宇宙空間也一定存在氨基酸的分子,只要有適當的環境,它們就有可能轉變為蛋白質,進一步發展成為有機生命。據此推測,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也存在生命體,甚至可能是具有高等智慧的生命體。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反駁上述推測?
A、從蛋白質發展成為有機生命的過程和從有機分子轉變為蛋白質的過程存在巨大的差異。
B、高等智慧不僅是一個物質進化的產物,更是一個不斷社會化的產物。
C、在自然環境中,由已經存在的星際分子合成氨基酸分子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在司法審判中,所謂肯定性誤判是指把無罪判有罪,否定性誤判指把有罪判無罪。肯定性誤判是錯判,否定性誤判就是錯放。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則是「不放過一個壞人,不冤枉一個好人」。某法學家認為,衡量一個法院在辦案中對司法公正的原則貫徹的是否足夠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誤判率是否足夠低。以下哪項如果為真,能最有力支持上述法學家的觀點?
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北大幹部子女的比例從上世紀80年代的20%以上增至1997年的近40%,超過工人、農民和專業技術人員子女,成為最大的學生來源。有媒體據此認為,北大學生中幹部子女比例20年來不斷攀升,遠超其他階層。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上述媒體的觀點?
科學研究表明,評判性的閱讀是一個要求很高且需要付出相當大耐性的閱讀過程。在進行審慎評判的過程中,閱讀者需要放緩閱讀速度,並用手中的筆隨時在文章中標記出需要注意的各項重點,從而使閱讀內容很好地結合閱讀者的讀後感想以及相關結論和疑問。因而在這一過程中,閱讀者需要成為一個積極的參與角色。
下列最能概括上述內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