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名人】
明朝的江南才子文徵明和祝枝山,不但是丹青妙手,而且是謎壇名家。
一年元宵節,祝枝山和文徵明一同到蘇州玄妙觀賞燈猜謎。
二人走到文虎廳,只見一張桌子上放著只鳥籠,籠中有一隻啁啁啾啾鳴叫的花鳥,籠子旁邊放著一百文銅錢,註明「射衙門術語一句」。
才思敏捷的文徵明,手疾眼快,將銅錢揣入懷中,然後開籠讓鳥飛去。站在一旁的制謎者含笑點頭,連聲稱讚:「高手,高手!他猜中了謎底,『得錢買放』!」
祝枝山因眼睛近視,未及細看,見文徵明搶先得彩,也躍躍欲試。制謎者見狀,拱手笑曰:「祝才子莫急,那邊還有一隻鳥籠,也懸賞錢,請君一試。」
祝枝山一聽,快步上前,和文徵明一樣,也將錢收入袖中,將籠門打開,伸手捉住小鳥,做出欲放之勢。
制謎者連忙搖手:「一謎二底,豈能重複。」
祝枝山哈哈大笑,伸開五指,鳥已被他掐死了。制謎者點頭微笑,稱讚不絕。
祝枝山所猜的謎底是什麼?(提示:答案是一個成語,)
【古代 名人】
唐伯虎生於明朝成化六年,父親在蘇州街頭開了家酒店,常有文人騷客前來開懷暢飲,吟詩作賦。
唐伯虎從小讀書用功,甚愛繪畫。一天,江南大才子祝枝山登樓飲酒,見四壁貼的畫山青水秀,花鳥靈活,連聲稱讚:「店老闆這少年公子有才氣! 有才氣。」他拉過小伯虎,拍著他的頭說:「我再幫你找位丹青妙手指點指點! 」於是,祝枝山匆匆而去,即刻便拉來了當地著名畫師沈石田。
沈石田捋著鬍鬚,細細看了唐伯虎的畫作,又見他文質彬彬,很有禮貌,心想:這酒家少年看來是棵好苗子,但不知是否靈性,文才如何,於是略一思忖,吟了古人的四句詩,要唐伯虎當堂猜答。詩云: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聰明的唐伯虎當即揮筆寫了個字,雙手奉上。沈石田一看,點頭微笑,收他做了徒弟。
你能猜出這首詩所詠的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