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在中國古稱七曜。七曜在中國夏商周時期,是指日、月及五大行星等七個主要星體,是當時天文星象的重要組織成份。中國的七曜開始並未作為時間單位。在西方,古巴比倫人首先使用七天為一周的時間單位,後來猶太人把它傳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傳到羅馬,公元3世紀以後,就廣泛地傳播到歐洲各國。明朝末年,它也隨基督教傳入了中國,因而稱為禮拜,是一個時間單位,也是現在制定工作日、休息日的依據。作為時間單位的七曜最早在西元七世紀, 伊斯蘭教、基督教均按照有以星期為單位進行的宗教禮拜活動,故而在許多方言中,「禮拜」逐漸有了「星期」的含義。但在不同地區,一星期的開始時間並不完全一致。許多英語國家、猶太教、日本、台灣一般認為一個星期開始於星期日,那麼請問埃及人的一星期是從星期幾開始的呢?
下面這段文字摘自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的介紹:
他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如起床、喝咖啡、寫作、講學、進餐、散步,時間幾乎從未有過變化,就像機器那麼準確。每天下午3點半,工作了一天的( )先生便會踱出家門,開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鄰居們紛紛以此來校對時間,而教堂的鐘聲也同時響起。唯一的一次例外是,當他讀到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盧梭的名著《愛彌兒》時,深為所動,為了能一口氣看完它,不得不放棄每天例行的散步。這使得他的鄰居們竟一時搞不清是否該以教堂的鐘聲來對自己的表。
括弧里應該填的這位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