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有50隻獅子,體型從大到小都不一樣。一天它們發現了一隻死去的大象,都想吃,但是如果吃飽后就會犯困睡覺,當一隻獅子睡覺之後,就會被比它小一號的獅子吃掉。
比如1號獅子最大,50號最小,如果1號獅子吃飽之後就會睡覺,2號獅子會趁機吃掉一號獅子,2號獅子吃掉1號獅子之後又會犯困睡著,這時候三號獅子會過來吃掉2號獅子,以此類推。
問題是:獅子可以選擇吃食物或者不吃食物(食物既可以指大象,也可以指睡著的獅子),那麼有多少只獅子會去吃食物?
在一個國度中,大象被視為可怕的東西。一直以來都被這裡的人所懼怕,原因是當地的大象脾氣極其暴躁,一旦踏入它們的禁地將會很危險。同時它們的體重也比普通大象重得多,起碼是2倍,且他們行動緩慢,提起腳要2秒鐘,踏地時腳步非常沉重。
一個團隊來到一片森林探險。他們正興緻勃勃走著。他們來到一片雜草叢生的地方。草地有些地方的草直直豎立,有些草厲害地彎曲著,且是密集的,顯得很有規律,有一種規律的美感。突然,隊伍中的啞巴哼唧地叫了起來,顯得很著急。隊伍中尼瑪望向他,知道他想說什麼緊急信息,拿出手機叫他打字。他顯得很急,速度極快,打出來后,尼瑪看到后臉色煞白。尼瑪向其他人說:「啞巴說這裡有大象(當然是當地的),他說別問原因快跑!」所有人都被嚇到了,急忙跑出森林。
第二天後,他們得知那裡真有大象棲息,都為自己的幸運舒了一口氣。
問題來了,啞巴是怎麼知道有大象呢?(都已經提醒到這個地步了)
如果象牙貿易繼續進行下去,專家們相信,非洲的大象很快就會滅絕,因為偷捕大象的活動在許多地區都很盛行。全部禁止象牙貿易將有可能防止大象滅絕。然而,辛巴威這個國家卻反對這個禁令。該國實際上已消除了本國境內的偷捕活動,它依賴於謹慎地殺掉那些有可能會變得太大的大象群中的大象所得的收入。辛巴威認為,問題不在於象牙貿易,而在於其他國家的保護政策。
下面哪一項構成了辛巴威反對禁令的邏輯基礎?
1960年~1970年間,非洲國家辛巴威境內的狩獵者獵捕了6500多頭大象以獲取象牙,這一時期 津國大象總數從35000頭下降到30000頭以下。1970年津國採取保護大象措施,1970年~1980年期間逮捕並 驅逐了800多名狩獵人。但是,到1980年津國大象總數還是下降到21000頭。
下列哪項如果為真,最有助於解釋上述表面上的矛盾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