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冬天,在山上遭遇事故的登山團體經過兩周后終於被救出了。
大學同個社團的五個人相約去登山,卻因為天氣的惡化而遇險。
當地搜救隊將四個人救出后,將他們送往醫院保護。
事後,警察去打聽剩下的那一個人的消息。
「中途就突然不見了」其中三個人異口同聲的說。
被救出的第四個人因為恐懼精神已經呈現不穩定的狀況,口中一直重複「掉了掉了掉了掉了」這種讓人聽不懂的話.......
第五個人已經沒有必要去搜索了.......
以下推測最不可能正確的是?
登山家張泗民的屍體於下午5點30分被發現在雪山上的一間小木屋裡。根據屍體的解剖,其死亡時間大致在當日1點30分至2點50分。而山腳的旅店老闆反映兩點還與死者通過電話。
經過調查,涉嫌者有三名,都是當天上午去了小木屋的人。他們也都是登山好手,聽說最近為了女人、借款的關係,分別和張泗民發生過激烈地衝突。後來為了避免爭執,三人都搬到山腳旅店去住,只留張泗民一人在木屋裡。
伍立開說自己案發當天正午時離開小屋,沿著山路下山,5點多到達旅館,算是腳程相當快了。另外服務於雜誌社的黃威明和貿易公司的逢自祥1點30分一同離開小屋子,兩人可以相互作證。結伴走了一小段,黃威明就用制動滑翔裝置往下滑,4點整就到達山腳。而逢自祥利用滑翔裝置滑一段距離后,裝置出了點問題,只好走下山,他在上一次登山中,弄傷了腿,行動不便,所以到達山莊已經6點了。
根據警方確認,從木屋到山腳,徒步的最快紀錄是4小時20分,滑翔則最快2個半小時就夠了。幾個人回到旅館的時間與他們所描述的基本一致,伍立開的登山靴與其他兩人的滑翔裝置均有使用痕迹,其中逢自祥的滑翔裝置右翼受損,似乎是被樹枝劃破了,確實不能使用。
如果兇手就在這三個人中,到底會是誰呢?
小木屋藏屍案
登山家張三的屍體於2月23日下午5點30分在雪山上的一間小木屋裡被人發現。趕到小木屋的警察,一面勘驗屍體,一面搜查兇手的行蹤。
根據屍體的解剖,其死亡時間在當日1點30分至2點30分。而山莊的老闆表示2點整曾和張三通過電話,這樣一來,其死亡時間範圍更縮小了!
經過調查,涉嫌者有三名。他們也都是登山好手,和張三同在一家登山協會,聽說最近為了遠征喜馬拉雅山的人選及女人、借款的關係,分別和張三發生過激烈的衝突。為了避免正面衝突,三人都換到山莊去住,只留張三一人在木屋裡。老趙服務於證券公司,正午時離開小屋,沿著山路下山,5點多到達旅館。走路比較快的人走這段路也要花5小時20分鐘,最快的紀錄是4小時40分。另外服務於雜誌社的老黃和貿易公司工作的老陳1點30分一同離開小木屋。到一條分岔路時,老黃坐上纜車,4點整到達山莊。
老陳也做了一段纜車,本打算再滑雪下去,怎奈滑雪工具不全,只好走下山,到達山莊已經8點多了。他在上一次登山中,弄傷了腿,所以從滑雪處走到山莊行動不便,全程計算起來至少要花6小時!
老陳說遺失的滑板後來在山莊附近的樹林中發現。
他們都和死者一起來登山,而且都有作案的動機,所以這三個人必定有一個是兇手,到底是誰呢?
有個登山的人在途中遇到暴風雪,不久就迷路了,而他的禦寒裝備又不足,他明白,如果不找到避風處,他非凍死不可。在他四肢已凍得麻木時,他發現了一個快要凍僵的人。登山人毅然停下來,甩掉手套,開始給那個凍僵的人全身按摩。那個人的血脈流通了,而登山隊員在不斷的按摩中獲得了溫暖。於是奇迹出現了,兩個幾乎凍僵的人相互攙扶著,終於艱難而又十分慶幸地走出了死亡的雪山。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在阿爾卑斯山的穗高岳溪谷,一位女登山者的屍體被發現了,她背著包,被埋在溪谷的殘雪中,死者頭骨凹陷,像是被落石擊中,翻落溪谷身亡的。死者死亡大約一個星期了,左手戴的數字式手錶,仍走著。她的臉被埋在雪中,很素凈,沒有腐壞,也沒有化妝,她是二十五歲左右的女性。每個小屋裡都沒有接到求救信號,可以判斷這位女性是一個人上山的,這麼說來,一定是登山老手。可偵探一看現場,就說到,「這不是意外死亡,而是他殺后拋屍,這個犯人沒什麼登山經驗。」理由何在?
北大山鷹社的周,吳,鄭,王中有且只有一人登上過卓奧友峰,記者採訪他們時,他們說了以下的話。
周:登上卓奧友峰是隊員鄭。
鄭:我還沒有參加過任何登山活動。
吳:我雖然也參加了那次登山活動,但沒有登頂。
王:我是隊員吳的候補,如果他沒有登頂就是我登頂了。
如果他們中只有一個人說錯了,則以下哪項必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