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僻山区的一个小旅馆的某间客房,凡是进去住一晚的人,次日都会死亡。按当地的古怪风俗,人一死就必须立刻火化,故无人能说明住客的死因。
侦探得知后专程来到这里,询问过部分当地人与外来游客,只确定所有死者尸体完整并无血迹,其余不清楚。傍晚,得不到更多资料的侦探只好住进这间“凶房”,一探究竟。
这是间极简陋的客房,有一扇门,一扇窗,一盏白炽灯,一张床靠墙摆着,床对面的那面墙上挂着一本挂历,此外就是普通的混凝土地板天花板与四面砖墙了,别无他物。侦探关上门,打开窗,和衣躺到床上细心等待着。可是直到半夜,却什么也没有发生。
无聊的侦探甚至开始怀疑这“凶房”的传说是否真实了,却仍然不敢睡,只好呆呆地看着对面墙上的挂历。过了好一会,他似乎忽然发现了什么,微笑着下了床,说道:我终于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了!
你知道“凶房”的住客们是怎么死的吗?
风俗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就不可避免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但凡能够存在的,都有其依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沧海桑田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制度的更迭,都会促使风俗变迁,有些旧风俗的衰亡犹如新风俗的兴起一样,是自然和社会的新陈代谢,是合理的现象。衰亡的不一定都要复兴,有的不妨任其自生自灭。例如建国初有的少数民族文字已经消亡,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曾经帮助这些民族恢复文字,但事与愿违,不受当地人的欢迎,因为他们认为学会本民族的文字,走不出家乡,宁可选择学汉字。但是,这种文字既然在历史上存在过,就是一份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需要作为文物保存在历史记忆中,让现代人感知先人的智慧,使其“亡而不忘”。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