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一户人家宴请宾客,来了许多客人。其中有年长者孔某、年少者朱某二人。主人定席时匆促之中把朱某安排在孔某的上手位,孔某很不高兴,心想:朱子(朱熹)是孔子(孔丘)的后人,孔子怎么反而居于下位呢?你姓朱的怎么敢坐在我的上手?于是摇头晃脑道:“眼珠子,鼻孔子,孔子反在珠子下。” 朱某冷眼盯着孔某的白眉毛,轻捋自己的山羊胡子,沉思片刻,朗声对曰:“眉先生,胡后生,后生却比()。括号里省略了3个字”意思是说,眉毛是先长出的,胡子是后长的,可是后来长出的胡子要比眉毛长得多呢!言外之意,虽然你年长是先生,我年轻是后生,可论学问你可未必比我长呢!
问:括号里是哪3个字?
相传,有个秀才迂腐自大,一天到晚到处卖弄,“是也”与“非也”。有个酒店老板也识文断字,看不惯他那副自大的样子。一天,他见秀才又在街上卖弄,便把秀才请到店里说:“我这里有个谜,正想请教你。你解得出来,今日酒钱全免;你要解不出来,罚你今后说话不准带一个‘也’字。”秀才说:“行,你说谜面吧。”老板就说了一个故事:春秋之时,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子路和颜回聊天,孔子问学生:“是也?非也?”子路答:“是也。”“颜回:“非也。”二人争执不下,孔子曰:“是也,则直在其中矣!”两个人点点头,都说:“非也。”
老板问:“这是个什么字?”
秀才听得一头雾水,孔子明明说“是也”,子路和颜回却又说“非也”。究竟是“是也”还是“非也”?他绞尽脑汁,终究一无所获。
老板笑着蘸着酒在桌子上写了一个“( )”字。
我国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名叫孔丘,字仲尼,人们尊称他为孔子。孔子强调“中庸之道”,也就是要求不偏不倚。有一天,孔子到乡村去讲学,走累了,就在一口水井边休息。
这时候,有个老农挑着一副担子,也来到水井边休息。他站在井边,把扁担搁在井口上,然后问孔子: “我有一个字想请教先生。”孔子问: “是哪个字?”老农说: “就是我的动作呀!”孔子看了看,马上就笑着说:“这很简单,井口搁一条扁担,当然是中庸的中字啊!”那老农也大笑说:“先生是见物不见人,你猜错啦!”孔子认真一想,发现自己确实错了,心里后悔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