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一戶人家宴請賓客,來了許多客人。其中有年長者孔某、年少者朱某二人。主人定席時匆促之中把朱某安排在孔某的上手位,孔某很不高興,心想:朱子(朱熹)是孔子(孔丘)的後人,孔子怎麼反而居於下位呢?你姓朱的怎麼敢坐在我的上手?於是搖頭晃腦道:「眼珠子,鼻孔子,孔子反在珠子下。」 朱某冷眼盯著孔某的白眉毛,輕捋自己的山羊鬍子,沉思片刻,朗聲對曰:「眉先生,胡後生,後生卻比()。括弧里省略了3個字」意思是說,眉毛是先長出的,鬍子是后長的,可是後來長出的鬍子要比眉毛長得多呢!言外之意,雖然你年長是先生,我年輕是後生,可論學問你可未必比我長呢!
問:括弧里是哪3個字?
相傳,有個秀才迂腐自大,一天到晚到處賣弄,「是也」與「非也」。有個酒店老闆也識文斷字,看不慣他那副自大的樣子。一天,他見秀才又在街上賣弄,便把秀才請到店裡說:「我這裡有個謎,正想請教你。你解得出來,今日酒錢全免;你要解不出來,罰你今後說話不準帶一個『也』字。」秀才說:「行,你說謎面吧。」老闆就說了一個故事:春秋之時,孔子和他的兩個學生子路和顏回聊天,孔子問學生:「是也?非也?」子路答:「是也。」「顏回:「非也。」二人爭執不下,孔子曰:「是也,則直在其中矣!」兩個人點點頭,都說:「非也。」
老闆問:「這是個什麼字?」
秀才聽得一頭霧水,孔子明明說「是也」,子路和顏回卻又說「非也」。究竟是「是也」還是「非也」?他絞盡腦汁,終究一無所獲。
老闆笑著蘸著酒在桌子上寫了一個「( )」字。
我國春秋時期,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名叫孔丘,字仲尼,人們尊稱他為孔子。孔子強調「中庸之道」,也就是要求不偏不倚。有一天,孔子到鄉村去講學,走累了,就在一口水井邊休息。
這時候,有個老農挑著一副擔子,也來到水井邊休息。他站在井邊,把扁擔擱在井口上,然後問孔子: 「我有一個字想請教先生。」孔子問: 「是哪個字?」老農說: 「就是我的動作呀!」孔子看了看,馬上就笑著說:「這很簡單,井口擱一條扁擔,當然是中庸的中字啊!」那老農也大笑說:「先生是見物不見人,你猜錯啦!」孔子認真一想,發現自己確實錯了,心裡後悔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