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社交网站直接登录
×
条@我的评论,查看@我
条新私信,查看私信
条新评论,查看评论
位新粉丝 查看粉丝
33IQ用户点赞、收藏、评论最多的科学逻辑试题。如果你有其他好的科学逻辑试题,欢迎与我们分享 请发布科学逻辑试题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3-03-19 17:23提供
(14)

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答案:
解析:
10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3-02-11 00:00提供
(9)

在文学史上,科幻文学是近期才出现的东西,它伴随着近代科学出现,随着世界的现代化而发展。在此之前,虽然也广泛存在幻想文学,但是但丁的《神曲》和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之间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科幻文学的本质性要素是科学的内核,科学精神的核心一定是可知论,是反对蒙昧主义,栖身于科学的幻想作品,才能称之为科幻文学。

根据上文,科幻文学和幻想文学根本区别在于,科幻文学?

答案:
解析:
9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3-01-26 22:37提供
(10)

对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残酷统治怀有深深的愤慨的人们,往往把中世纪说成是漫漫长夜和科学的空白时期,为后人描述了一段科学上惨淡苍白的历史。事实上,这样的描述也不为过。然而人类总是要进步,无论多么黑暗的时代,它能禁锢人的手足,却无法阻止人们的实践;它能砍下人的头颅,却无法取消人们的思考

这段话显示在欧洲中世纪?

答案:
解析:
12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3-01-26 22:28提供
(1)

以往认为最适合哲学的领域,如今已被对人类存在的各方面经验作出成功解释的科学所占领。在一个信息技术取得支配地位的世界上,哲学似乎已败下阵来。它至少不能把智慧切成一个个可以测量的小块提供给人们。在20世纪,有无数哲学家讥讽自己从事的学科,认为哲学活动在经历了三千年之后,至今还在希望能把我们引向真理,那不过是遥遥无期的幻象而已。然而,哲学仍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人喜爱,这或许是因为近几十年来,哲学一直从科学和其他学科中寻求庇护,而今已从这种专业束缚中解脱出来的缘故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该题最近被收录于题集 哲学
答案:
解析:
2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3-01-24 12:14提供
(4)

古代先哲对爱因斯坦等有颠覆性创新的科学家具体如何产生影响?表面上看,这些古人对物理学和整个科学领域的认知天真而充满错误,对科学几乎什么都不懂。但是,他们问了很多根本性问题,并进行了严肃讨论。如果当代科学家想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这些古代先哲将会是灵感的源泉;在追寻知识最前沿时,他们颠覆性、同时又充满孩子气的问题,将会指引人们进入新疆域。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标签: 科学 问题 古代
答案:
解析:
4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3-01-24 12:14提供
(3)

近现代科学的某些成果,它们的价值并没有都直接体现为现实生产力,而基本体现在认知层面,体现在对真理的追求,对世界的合理性解释。科学的认识价值,曾经而依然体现在对人类思想解放的推动。历史表明,人类文明的进步首先要有人类思想新的解放。近代科学所特有的注重实证、倡导理性和批判质疑精神,成了启蒙运动思想的核心要素,在推动欧洲社会告别神权迷信和封建政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下列选项中,对上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标签: 科学 人类 文明
答案:
解析:
3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3-01-22 23:27提供
(8)

按照科学的本义,科学是理性;哲学是高度理性化的,它当然也是科学。所以,在哲学的历史上,它长期扮演了包罗万象的“科学的科学”这样的角色,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才正确处理好科学同哲学的关系。但在古老的大学里,哲学博士才是真正的科学博士。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标签: 科学 哲学 博士
该题最近被收录于题集 哲学
答案:
解析:
8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3-01-14 22:36提供
(8)

如果没有达尔文、马可尼等专家的新科技观的涌现,就不会产生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如果没有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发展,就不会迎来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如果没有原子物理、太空科学的发展,就不会有灾难科幻作品或超级空间探险小说。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答案:
解析:
7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3-01-04 12:51提供
(7)

对一项科学工作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数字的大小,任何数字都不能取代同行评议及对该工作科学意义的具体分析和历史检验。然而,不好的评价指标有可能误导评审人员,导致错误的结果;而好的评价指标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使相应的评审更加客观和公正。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对科学工作的评价?

标签: 科学 工作 评审
答案:
解析:
7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3-01-03 12:17提供
(9)

注入科学基因的文化项目,科学价值是基础,更是它的灵魂,如果这方面放松了或者做得不扎实,遗址公园就会失去生命力,正所谓“之不存,将焉附”。

文中的“皮”和“毛”分别是指?

答案:
解析:
7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3-01-01 19:26提供
(2)

科学天才是个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与社会和文化环境综合的产儿,他们脱离不了社会文化,更不可能脱离科学共同体或科学家群体。诚如怀特所说:“一位天才——一位取得社会承认的天才——乃是一个文化要素的某一重大综合通过他而得以实现的人物。换话说,天才是他所从属的文化作用的产物。”不过,在肯定天才科学家的伟大贡献的同时,对于一般科学家奠基性的或加砖添瓦的工作,我们也不低估,因为科学天才毕竟不能玩空手道,无法建造空中楼阁——他的高超的理论归根结底是基于众多的实验资料和科学事实、基于前人创造的理论成果的。

对“科学天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答案:
解析:
2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12-31 20:35提供
(6)

在人类的脑海中,“科学”除了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以外,往往扮演了“真实”与“客观”的化身。如果这一切被________,后果不堪设想。那么,我们需要________的是,在刚刚过去的那个世纪里,是谁扣动了科学危机的扳机?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标签: 科学 危机 恰当
答案:
解析:
5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12-31 19:32提供
(5)

科学和艺术都追求普遍性和永恒性,追求真和美。关于普遍性和永恒性是________的,科学求真和艺术求美也无需赘言。科学追求的美主要是和谐之美和简洁之美。至于艺术求真,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________把事物的本质揭示出来,这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原则。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标签: 艺术 科学 恰当
答案:
解析:
5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12-20 20:00提供
(2)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会工作的一项是:

A.广州亚运会组委会在学校、街道招募了很多志愿者,为亚运会的圆满举办提供了人力保障。

B.自然之友等民间组织多年来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C.日前众多明星应邀参加了一次慈善拍卖会,募得的善款资助失学儿童。

D.小张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每学期都会为附近的中小学生义务开课,讲解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等知识。

答案:
解析:
2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11-16 12:23提供
(9)

科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动态过程。科学活动特别是现代科学活动,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已有知识的指导、前人的经验和学科的预测而设定目标,安排计划。然而,与按既定规程动作的物质生产过程不同,________________,因而难以完全按预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有其不确定性和强烈的探索性。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标签: 科学 活动 恰当
答案:
解析:
10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10-23 20:07提供
(11)

我们随时都处在各种健康“小贴士”狂轰乱炸的包围中。但其实,并非所有的健康建议都有扎实的科学根据来_______。《新科学家》网站近日为我们破除了我们耳熟能详且奉为_______的六大健康“迷信”。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标签: 健康 科学 恰当
答案:
解析:
13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10-09 18:12提供
(15)

为了向公众传播科学,科学媒体将艰深晦涩的科学理论与科学项目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公众透过科学媒体了解科学的发展动态。然而,某些媒体创作的科学故事并未真实反映科学的本来面目,为使科学故事引人入胜,对科学研究进行了筛选、改造,忽略了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同时又放大了科学研究的局部片段。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碎片化阅读行为使公众更加无法对科学有全面真实的了解。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标签: 科学 媒体 研究
答案:
解析:
14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10-08 00:31提供
(6)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结构模式与演化规律的学科。对“模式”与“规律”的探求是语言学与其他科学的共同目标。然而,光有科学的目标还远远不够。演绎与归纳、定性与定量、描写与解释、假设与检验等现代科学在方法论上的共同特征,正是我国传统语言学所欠缺的,与此同时,中国语言学还面临着国际化问题。我们在国际语言学学术共同体中的声音还很微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能完全归结于研究对象的不同,以及国际学术语言是英语的语言藩篱,而是研究理念与研究方法也存在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答案:
解析:
4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10-08 00:30提供
(2)

在一般人眼里,文学可以超越时空、流传千年,就某门科学来说,由于其时间局限性等原因很难长久流行。唐诗宋词至今仍为人们广泛传播,而中国人又有几个人记得中国唐宋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呢?当然,中国古代包括近现代,科学技术远谈不上发达,科学离流行看起来更加遥远。但即便是在科学发达的西方,其科学的流行程度与文学艺术不能比拟。尽管欧洲文艺复兴,不仅仅是文化的革命、思想的革命,也同样是科学的革命,伴随着一大批科学成果的诞生,但了解者并不多。让科学流行起来需要宽容的社会环境和更多人才。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标签: 科学 流行 革命
答案:
解析:
2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10-08 00:27提供
(10)

对于爱因斯坦,除了他的相对论之外,他对于科学相关的哲学思考,对诸多社会、政治、文化问题的关注和精辟的言论,有时却在传统只注意传播具体科学知识的科普中缺席了。这不能说不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答案:
解析:
6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09-29 13:49提供
(17)

在讨论科学与宗教作为认知方式的差异和优劣时,常常有人提出“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也会出错”的观点。这显然很正确,但在那种讨论中,在没有人声称“科学永远正确”的情况下,主动插入这种观点,却明显是在用“所有认知方式都非完美无缺”这一事实,来故意混淆不同的认知方式。这是极具误导性的。

作者想通过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

标签: 科学 方式 认知
该题最近被收录于题集 逻推
最后修改于 2023-11-23 09:20:22
答案:
解析:
14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09-19 14:22提供 来源:网络
(4)

科学素质是公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表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以上,我国仅为6.2%。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很快,但发展不平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我国科普方面的公共服务很不均衡,农民、城镇新居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获得服务的机会明显偏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标签: 公民 科学 素质
答案:
解析:
5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09-19 14:15提供 来源:网络
(12)

时代在发展,科技工作的条件和外部环境________,但是追求真理的内核永远不变。永远保持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推动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根本要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标签: 真理 科学 恰当
答案:
解析:
5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09-18 20:48提供 来源:网络
(3)

经过墨子及其弟子们的毕生努力,《墨经》终于脱稿成书。在那古奥的外表下,数学、力学、光学等科学知识________其中,一些概念定义和科学发现与西方近代科学十分________,闪耀着惊人的智慧之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标签: 科学 墨经 恰当
答案:
解析:
2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09-13 11:58提供 来源:网络
(2)

这也许有些________,男性与女性都把自己和对方看作平等的人,才是正常的、自然的态度。但文学本来有异于科学。文学家要写的是活生生的人,是活的感受和感发,它们是否合乎科学,不是一眼看得出来的,有时看似________,恰好包含着合乎科学的内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标签: 科学 文学 恰当
答案:
解析:
3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09-11 16:18提供 来源:网络
(3)

当前,“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成为一种越来越被认可的说法。科学转化为技术,再通过人的运用对自然产生影响,如果运用不当或超过适用条件,势必会出现负面影响。科学本身哪怕是纯洁的、无辜的,但是在它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难避免的。所以,这种说法被着重强调的时候,人们关注的其实是科学的负面作用,它削弱了“科学是正确”的传统形象,从而也影响了科学在大众中的公信力,给科学发展带来阻碍。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标签: 科学 影响 负面
答案:
解析:
2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09-11 16:18提供 来源:网络
(3)

科学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所有理解这一点的人都明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才是科学进步的正道。然而_______________:吸烟就从曾被医生推崇转变为被认为危害健康;吃肉曾被认为是有益的,后来又被说成是有害的,后来又变成有益的,现在又变成一个个人观点问题;女性应该接受乳房X光检查的年龄也提高了;地球曾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又被发现不过是宇宙边缘的一颗行星。至于我自己,现在已经不知道喝红酒对健康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标签: 科学 过程 恰当
答案:
解析:
3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09-09 00:18提供 来源:网络
(7)

科学和艺术如同硬币的两面,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是真理的普遍性。科学传播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由从业者将科学以各种手段和途径转化成公众易于理解的内容,从而实现传播,激发人们对科学的意识和欣赏,形成对科学客观理性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从学术同行传播的角度来说,很多著名学术期刊都会有艺术性的封面, 这些封面就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结果。面向普通公众的科学传播更加需要寓教于乐,其意义无外乎强调信息的传播要嫁接到艺术的手段上来,这样才能触动公众的神经,引起他们的共鸣。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一项是?

标签: 科学 传播 艺术
答案:
解析:
5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09-09 00:16提供 来源:网络
(7)

现在许多学者在讨论“全球变暖”这一话题时,常将其作为“科学问题”来讨论。实际上,在涉及这种超长时段的复杂问题时,现在许多标准的科学验证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因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有其特殊意义。但众所周知,历史学家在建构历史时,必须依赖史料之外的东西,而“全球变暖”涉及长时段的气候变迁,文字记载往往十分缺乏,只能通过地质材料间接推测;而且地球不是人类,它的行为和规律,不可能借助“史料之外的东西”来推测。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答案:
解析:
4
收藏
逻辑思维 逻辑试题 选择题 思维
于 2022-08-26 21:13提供 来源:网络
(6)

可以说,科学革命的发端几乎与行星运动和血液循环研究在同步前进。洛克所发明的显微镜将截至那时我们无法看见的微小物质呈现在人类眼前,进而将科学的发展扩展到了新的领域。《显微术》是新兴实证主义的宣言,这与《浮士德》中的巫术相差十万八千里。然而,显微学这门新的科学要做的可不仅仅是精确的观测。从伽利略开始,这门科学便是一种系统的实验法,一种数学关系的识别法。相应地,牛顿和莱布尼兹分别提出微积分和微分学。最后,鉴于笛卡尔和斯宾诺莎推翻了关于认知和理性的传统理论,所以这场科学革命也是一场哲学革命。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一系列的知识创新催生了现代解剖学、天文学和物理学。

对这段文字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该题最近被收录于题集 哲学
答案:
解析:
7
收藏
其他相关逻辑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