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一书生随家人去外地经商,途中在路边看到一只受伤的狐狸。家人不予理会,书生却心生怜悯,将狐狸抱至旅舍,悉心医治。待狐狸伤愈,又将狐狸放归山林。
一年后,书生独自赴京赶考,行至山间,已到夜幕时分,却不见有村落或旅舍可以投宿。忽见附近有一灯火微光,书生走近,见疏林中有一茅屋,因叩门求宿。
开门的是个素装少妇,询知来意后,即引书生入室。书生入座既已,因旅途劳累,不觉就在座上朦胧睡去。
及至醒来,天已黎明,乃与此妇告别赶路。此妇口占一诗,云:“寒夜多蒙到妾家,炉中无火未烹茶。郎君此去登金榜,雨打无声鼓子花。”书生听罢,一时觉得此诗不知所谓,但又碍于宾主之分,不便多说,遂与妇人揖别,转身上路。
书生刚出户数步,回头一看,哪里有什么茅屋?什么妇人?只见树木扶疏,只是一堆黄土,坐处则古冢旁一石也。书生不胜惊讶,急整装前行。
书生赶至京城参加殿试,因其文采洋溢,火候纯熟,竟得中榜眼。依例,殿试前三甲皆须面见皇上谢恩。谢恩毕,皇上赐宴。席间,皇上出一上联,问众人能否对出下联?
上联为:风吹不响铃儿草
众人正在思索之际,书生突然想起自己先前的经历,随口对出下联:()
————————————————————————————————
括号里应该填什么?
夜里,殿内传来一声皇上驾崩的声音,皇后疯了似的摇着太医“皇上还那么年轻,早上还好好的,你别告诉本宫皇上是病死的,你说啊,呜呜……”
太医:“回皇后,皇上他是中毒而死。”皇后不敢相信,回头就给了皇贵妃一个耳光,“是你,是不是你,”皇后晕了过去。
狄侦探奉命查办此案,他分别调查了皇上身边的人
“苏公公,皇上近日是不是吃了什么特别的东西,皇上最喜欢吃什么?皇上经常去哪里?”
皇上身边的苏公公:“狄大人,皇上近日也没吃什么特别的东西,都是很日常的,皇上每天都会喝皇后亲手熬的汤,菜嘛,皇上喜欢吃鱼,还会吃一些糕点,淑妃这几天都会给皇上送糕点。这几个月,只要一下朝,批完奏折,就会带着皇贵妃一起去皇家池塘钓鱼,可,今天早上皇上却带了淑妃去。
皇上临死前一直都在说,是朕负了你,不要恨,对不起,朕欠你的还了……”
狄侦探去询问了太医皇上中了什么毒
太医:“这是一种慢性毒药,积累多了就会毒发身亡,说来也奇怪,皇上在近日老是头疼,记性也不好,脸色发青,臣想替皇上把脉皇上却拒绝,一直都说朕没事,还不让臣说出去。”
侦探去调查了皇上身边的人,
宫女A“昨晚皇上为了皇贵妃跟皇后大吵了一架,奴婢还听到皇后说,你不要忘了那贱人的身份,她的父亲可是……,够了,朕无需你提醒,皇上就气冲冲的走了”
宫女B“在宫里,谁都知道皇后妒忌皇贵妃,贵妃被皇上专宠,皇后每次找贵妃麻烦,皇上每次都维护贵妃,听说,皇上还想封贵妃的儿子为太子。”
御膳房负责人王公公:“狄大人,冤枉啊,我们给皇上的御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给老奴一百个胆也不敢毒害皇上啊。”
淑妃:“今日我跟皇上一起去钓鱼,他还好好的,没有什么不正常的,皇上钓鱼的时候心不在焉,一边喝酒,一边说了一些我听不懂的话,是朕负了你,是朕欠了你……”
皇后:“一群混账,本宫的儿子是太子,本宫为何要毒害皇上,(疯了一样的笑)呵呵哈哈哈,也是,本宫那么爱他,他却偏偏爱上了那个贱人,你们都滚,滚”
狄侦探想去拜访一下这位宠爱集一身的皇贵妃,刚进殿,他看见贵妃躺在地下,口吐鲜血,狄把她扶起来的的时候,贵妃:“不该……”然后就断气了
如果你是狄侦探,你觉得谁是毒害皇上的凶手,贵妃是自杀还是他杀?
南京是朱元璋定下的国都。南京城的东边有一座钟山,也叫紫金山,是挺有名的一座山。
朱元璋找了不少读书人写诗赞美钟山,其实,这是朱元璋想让这帮人说些好听的,夸夸自个儿。这么着,就有些爱溜须拍马的人,想借写诗的机会 吹吹朱元璋,要是皇上一高兴,自己不就能捞上一官半职吗?
这一天,有个叫邓伯言的要见皇上献诗。朱元璋就叫人把他请进了大殿,让他当场写一首《钟山》诗。邓伯言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会儿,就把预先想好 的诗写上了,交给了皇上。诗里的联句(这些联句,也常作对联用)是这么 写的:
鳌足立四极;()()()()()。
朱元璋看了这两句,美得不得了,一个劲儿的念。后来光念觉得不过瘾[yǐn],就一边念一边用手拍打着桌子,念的声儿越来越高,桌子也“啪啪” 的越拍越响。就在朱元璋挺得意的当头儿,坏了,下边那位诗人“咕咚”一声躺在地上,背过气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呐?
原来,朱元璋在上边正得意,可邓伯言误会了。他看皇上念着自己的诗,忽然使劲地拍起了桌子,以为写的诗得罪了皇上,皇上要大发脾气了,那自己的小命还保得住吗?想到这儿,邓伯言脸发绿,眼发直,两腿“得得得” 的哆嗦开了。
宋朝有个大诗人叫梅尧臣,诗和文章都写得好,在当时挺有名气。他跟当时的大文学家欧阳修特别要好。
虽说梅尧臣有一肚子学问,可他不太走运,考了好多年,就是考不上进士。直到岁数大了,皇上才给了他一个“进士出身”的名,让他参如编写《新 唐书》的工作。梅尧臣觉着自个儿这么大岁数了,也没办成什么大事,这会 儿只好给朝廷编书。编书特别费功夫,兴许书没编完,自己就先入土了,这辈子恐怕没多大起色了。
这一天,梅尧臣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他叹了口气对妻子刁氏说:“我这会儿干上了编书的差事,真算得上是'猢狲入布袋’了
刁氏虽说也一把年纪了,可平时挺爱跟丈夫开个玩笑。这会儿,她听了丈夫的牢骚[láosāo]话,“扑哧”一声笑了,说:“可不,您整整忙活了一辈子,也没奔[bèn] 出个名堂,真算得上是()()()()() 了。”
梅尧臣听 了,心里挺不是滋味儿,只好“嘿嘿”地苦笑。
还真是这样。书刚编完,还没送给皇上呐,梅尧臣就死了。同事们都挺替他可惜[给朝廷编完书以后,编书的人差不多都能升官]。
古代某国皇帝携爱妃孔莺莺微服私访结拜义弟云龙。云龙等人急忙施礼说:微臣参见皇上、孔妃娘娘。皇帝说:三弟,我这是微服私访,你我还像以前一样以兄弟相称。云龙说:微臣不敢。皇帝旁边有一个陌生女孩,便问:这个女孩是谁家姑娘?怎么以前没见过?是不是你未来的儿媳,要不要我赐婚?云龙说:回皇上,这个姑娘姓燕名若梦,她是来寻亲的。皇帝问:寻亲?寻什么亲?谁是她的亲戚?
燕若梦说:回皇上,这事要从二十年之前说起。我家住在幽州,二十年前的的五月十六,蒙古鞑子杀了我全家,只有我娘逃到深山活了下来。我娘想去投奔亲戚,因为我朝的军队和蒙古厮杀,封锁了所有道路,不许任何人通过,所以只好深山靠采摘野果为生。第二年的八月初四晚上,我娘在山洞睡觉,醒来的时候,发现身边有个陌生男子,我娘被那个男子……我娘又羞又怕,想躲到外面,却听到外面有人说话,只好躲在山洞深处。
两个人大喊:“公子!公子!”山洞里男子说:“我在这儿!于威,是你吗?”于威说:“公子!是我!你没事吧?”另一个人说:“大哥,你吓死我了!你没事吧?”山洞男子说:“二弟,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于威说:“公子,我们先回去再说。”于是三人走了。
燕若梦拿出一个玉佩说:由于我娘在山洞里,光线昏暗,又十分害怕,所以根本没看清对方长相。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老是少也不知道。他们三人走后,我娘在地上发现这个玉佩,上面刻着个“燕”字。后来我娘怀孕生了我,那一天的事仿佛是一场梦,所以给我起名叫若梦。后来,不打仗了,我娘去投奔亲戚,亲戚也都死于战乱。去年我娘暴病而亡,临死前,我娘把我的身世告诉我,让我来找我爹。
皇帝说:只可惜二弟十年前就战死沙场,不然问问他,就知道你父亲是谁了。莺莺,二十年前的事你还记得吗?孔莺莺说:就是皇上忘了,臣妾也不可能忘了。那时候皇上还是太子。二十年前,鞑子侵略我朝,先皇派皇上攻打鞑子。于将军和云将军奋勇杀敌,我们打了个胜仗。皇上一时大意,饮酒相庆,结果由于一时大意,被鞑子夜里偷袭,损失惨重。后来,于将军请来燕洪将军,才打败鞑子的。皇帝垂泪说:都怪朕年轻气盛,误中敌人诱敌之计,二十万大军损失过半,你妹妹也为了救我,也死于乱军之中。那天正是你妹妹十八岁生日,朕又打了个大胜仗,本想庆祝一下的,没想到……孔莺莺说:皇上节哀顺变。妹妹能为皇上而死,也是他的荣幸。皇帝说:你还记得那几天都是几月几号吗?孔莺莺说:二十年前,七月初五,皇上打了个胜仗,晚上为妹妹庆生,结果鞑子偷袭,我们都损失过半,深夜中都走散了。初六,皇上重整军队,死守幽州,并派于将军去请燕将军。八月初六,于将军请回燕将军,九月十八,击退鞑子。
皇帝说:当时燕将军都已经五十多岁了,还能生吗?云龙说:半百得子的例子还是很多的。
请问:燕若梦的父亲是谁?
对联故事:纪晓岚是侍读学士,要陪乾隆皇帝读书,每天除了给皇帝读《汉书》以外,别无他事,真觉得无聊。同时,还要处处小心。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时言语、行动不慎,惹恼了皇上,可就有罪受的了。因此,纪晓岚心中闷闷不乐。乾隆知道他不大安心,也体谅他背井离乡、深居皇宫的苦衷,加之他才学超群,就不忍责备他。一天,乾隆半开玩笑似地对他说:“纪爱卿这些日子脸色不好,必有心事,依我看,你是: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正找不着由头提探亲的事呢,一听皇上出对子,立刻跪下,虔诚地说 :“皇上说对了。如蒙恩准,回去省亲,我乃是……”乾隆一看,人家都谢恩了,便顺水推舟地准了纪晓岚的探亲假。你知道纪晓岚是怎么对的吗?
谜语故事一则:
古代,北方匈奴常常举兵侵犯中原,妄图吞并中原来扩张自己的版图。
一年,匈奴又要进攻中原。匈奴首领首先派人送来一张“战表”。皇上展开一看,“战表”上只写有“天心取米”四个大字,苦想半天,怎么也不解其意。无奈,皇上只得张榜招贤。
可是,满朝的文武大臣竟没有一人能破解,皇上又令人将告示贴在城门口。这时,京城有位名叫何瑭的小官看完告示后说,他愿为皇上献上退兵之计,皇上连忙宣何瑭上殿。
何瑭在殿上指着“天心取米”四个大字对皇上说:“天者,指吾国也;心者,指中原也;米者;指皇上也。不得了! 这‘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江山,擒拿皇上。”皇上急忙问:“那怎么办呢?”何瑭说:“皇上别急,我自有退兵之计。”说着,何塘在四个字上各添上一笔,变成四个字,将原信又送回匈奴。
匈奴首领原以为中原不敢应战,拆开信一看竟吓得浑身发抖,也不敢轻易出兵了。
你能猜出改成了四个什么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