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事实上不但是为了向外发表,贡献社会,同时也是研究工作的最后阶段,而且是最重要、最严肃的阶段。不形成文章,根本就没有完成研究工作,学问也没有成熟。常有人说“某人学问极好,可惜不写作”,事实上,此话大有问题。某人可能学识丰富,也有见解,但不写作文,他的学问就只停留在简单看法的阶段,没有经过严肃的思考与整理,就不可能真正是系统的。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了?
钱穆先生曾说:“做学问可训练做人。”初听不免令人困惑:“做学问”是少数人从事的职业,并非人人可为,更非人人必为,除了享受其研究成果,可谓与大多数人的生活毫无干系。不过,若我们把思路放开,钱先生此言也不难理解。这里的关键在“训练”二字:治学的道理、方法,许多根本就来自日常生活,两者虽有深浅之别,却是一脉贯通。比如,我们几乎需要时刻面对各种情势,判断是非准确,甚或涉及身家;而专业性的学术训练,一个核心工作就是学习精确而审慎地做判断。
这段文字意在?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一天,他请木匠鲁班帮他在竹板上刻字。鲁班一边听颜回念,一边用凿子刻文字。书刻完了,鲁班说:“孔子好是好,就是不爱劳动,种田做工的事都不行。”颜回说:“孔子学问很高,他每天讲学,根本没空做工……”鲁班说:“我刻个了字,竖凿六下横凿九下。你去问孔子,他若认识这个字,我就服他。”颜回听了,目瞪口呆,忙去问孔子。孔子问他:“鲁班要答案有没有规定期限?”颜回说:“他临走时只伸了伸三个手指头。”孔子问:“三年?”颜回答:“不能这么长吧。”“那么是三个月?”“也太长。”孔子就说:“那他是叫我三日内回答他了。”说完,就没再讲此事了, 第三天,鲁班问颜回:“孔子猜到没?”颜回把和孔子的对话从头到尾讲了一遍。鲁班听了,说:“他到底学问高,猜对了。”可颜回仍蒙在鼓里呢。您猜到鲁班刻的是什么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