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詩、字、畫著稱的鄭板橋,早年活動在揚州。他雖說家中並不富裕,卻常常拿賣畫得來的錢周濟那些貧寒的百姓。 一次,鄭板橋去揚州南門外的文峰塔去遊玩。走到南門街,看見一戶人家貼了一副蹊蹺的對聯。上聯寫著「二三四五」,下聯寫著「六七八九」。鄭板橋皺眉一想, 急忙返回家去,從家裡拿著東西,進了貼對聯的這家。這家主人一看,鄭板橋送來的東西,正是自己需要的,非常感激,並問道:「您怎麼知道……」鄭板橋說: 「我一看門上的對聯心裡就明白了。」 聰明的朋友,你知道對聯上寫的是什麼意思嗎?
據說乾隆當上皇帝后,下揚州微服游八方亭,見一名叫阮元孩子在讀書,乾隆考阮元:「八方亭,亭八方,八方亭上望八方」,阮元想到了平常人都說乾隆是萬歲爺,對了出來。你知道他是怎麼對的嗎?
在中國古代,商人的社會地位始終很低,唐代就嚴令禁止商人做官,甚至規定從商者不可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到了明代,朝廷雖然認同商賈「以通有無」是社會所需,但早期在商人衣冠上依然有嚴苛的規定。明中後期商品經濟的發展促使從商者日眾,這些圈住商賈的條條框框也逐漸失去往昔的效力。儘管如此,商人在日常用度上的自由也還是有限的,「吃」成了揚州富商可供選擇的為數不多的鬥富機會。於是,揚州富商一擲千金,在「吃」上無所不用其極。
這段文字接下來最可能說的是?
乾隆年間,淮揚文風達到鼎盛,「邗上時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學詩翁」,商人與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詩,輒思游食揚州,以至有「揚州遍地是詩人」之說。這種情況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