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与汉字密切相关,而汉字同其他文字一样,有形、音、义三要素。书写者总是为显“义”而构形,而并非为构“形”而构“形”,为书写而书写。现在的问题是,“书法”研究者仅着眼于书写者的构“形”和接受者的识“形”、观“形”,把书写者显“义”和接受者会“义”的目的丢掉了。这样,研究者尽管把汉字的“形”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抽掉了汉字的“文化”这一核心内容,便不能认识汉字及其显示形态的功能价值。
下列哪一说法与作者的观点相符?
春节期间,duang“震碎”无数网友的屏幕。作为2015年开年第一个爆红的“字”,网友张口闭口不duang一下,似乎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然而,随着近年来这类网络新说法的日益增多,很多人开始担忧它们对传统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冲击,并建议应该规范汉字的使用。其实,汉字文化的演变本来就一个继承与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些网络新说法,作为当下社会发展的映照,从一个侧面说我们的汉文化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可再生的文化体系。如果真的有一些新说法被留下来了,也不失为一件悦事。
概括文段语义,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读屏时代,从倡导多读多写汉字的角度,“汉字听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过度,好事也会变成坏事。比如,比赛偏重冷僻字词,参赛小选手们只能强化记忆,在比赛中展示了“中国式教育”。就连汉字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也认为,现在把通用汉字增加到 8000多个,这个数量实在有点太多了。联想到近几年一直没有停歇过的汉字繁简之争以及中高考改革方案的推出,我们不难发现,大家对汉语言文字的关注在日渐深入,民众的母语水平和学习母语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是?
汉字经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发展变化,在每种字体的书写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龟甲兽骨上清丽瘦硬的甲骨文、青铜器里圆转古朴的金文、刻石中整齐端庄的篆书,个体字符的线条、结构,整体章法的布局、排列,都表现出鲜明的审美取向和追求。汉字在实用功能和美学价值的驱动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书法。书法作品中结构的疏密、行笔的缓急,更将汉字的美发挥到极致。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文字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字与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汉字等都是意音文字。________。现在绝大部分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从表面上看,人们的汉字书写能力普遍退化,是源于键盘输入方式对手写传统的冲击;但从深层次分析,将“汉字危机”完全归罪于电脑技术并不合适。从最初的刀笔,到后来的软笔、硬笔以及如今的“机笔”,书写工具的进步是不可逆的,________________。汉字书写之所以表现出更明显的危机,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已逐渐丧失了对汉字文化的敬畏之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请确定以下句子中哪句话最适合作为首句?
①据调查,失读症在西方人中比较多见,而在中国人中极少发现。
②让患者先学习汉字,再将语言材料用英文和汉字分两边认读,丧失的英文阅读能力竟然也得到了部分恢复。
③失读症指人因大脑局部受到损伤而丧失文字阅读能力。
④根据汉字认知的特点,西方发明了一种奇特的失读症治疗法。
⑤所以使用汉字的人因局部脑损伤而导致失读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减少了。
⑥其原因就在于汉字的认知是左右脑并用,而非只有左脑在单独发挥作用。
①只有这样,书法才能与绘画中的许多因素有本质区别,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汉字字体存在的意义和识别法则;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汉字是中国特殊文字的符号意义。
②精美的汉字作品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对象和欣赏主体。
③书法作为中国特殊的艺术形式,绝不能背离“汉字笔画线条”的特定要求。
④严格地讲,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笔画线条造型表现的视觉艺术。
⑤在这里,书法的线条必须是汉字笔画。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如果将汉字视为一个生命体,它的演化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渐变,一种是突变。渐变,常常由书写工具的变迁引起,甲骨文笔画硬朗挺拔,是因为刻在坚硬的龟甲之上。隶书最初是刻在竹筒上的(后来才用墨写),所以转折提笔间有一种雕琢的韵味。至于楷书的中正平和,是毛笔书写时代的字形逐步趋向规范和标准化的结果。这都不是一道命令下来改的,而是很自然的历史进程。________________。秦王朝为了政治的需要,发布“书同文”的政令,在全国推行“小篆”。小篆改变原先那种弯弯曲曲的笔画线条,整理出一种笔画匀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更大的突变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国家推行简体字政策,2000多个汉字被简化和标准化。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汉字自从成了汉语的书面符号,就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它之所以能够______,正是因为它的生命力来自它的内部结构。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体,其中,表意是它的主体功能。稳定的形、义使它超越了表音能力的缺陷,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还能“由文知义”。于是,隔代的人可以______书面阅读,异地的人可以借助文字沟通。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