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BB
B、AAbb
C、AAbb 或 aaBB
D、aabb
A、莖
B、葉
C、根
D、花
A、細胞周期包括 G1期、S 期和 G2 期和 M 期
B、細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後期和末期
C、細胞周期包括 G1期、S 期和 G2 期
D、細胞周期只有分裂期
A、不完全顯性
B、嵌合顯性
C、共顯性
D、完全顯性
A、DNA複製需要引物
B、DNA複製的方向是從5'到3'
C、DNA複製不需要酶的參與
D、DNA複製是半保留複製
A、9/16
B、1/2
C、1/4
D、3/16
A、互利共生
B、寄生
C、化感作用
D、競爭
A、1%
B、10%
C、90%
D、50%
A、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與人類活動無關
B、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只與生物種類有關
C、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指生態系統保持其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
D、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一旦被破壞就無法恢復
A、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B、現代進化理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C、物種形成必須經過地理隔離
D、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主要機制
A、草莓
B、菠蘿
C、西瓜
D、無花果
A、AaBb × aabb
B、AABB × aabb
C、AaBB × aaBb
D、AaBb × Aabb
A、無法確定
B、氨基酸序列變短
C、氨基酸序列變長
D、氨基酸序列不變
A、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
B、無絲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先延長,從中間縊裂成兩部分
C、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在前期加倍
D、減數分裂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A、中期和後期
B、前期和末期
C、後期和末期
D、前期和中期
A、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RNA
B、DNA 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所有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 DNA
C、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是 DNA,細胞質內的遺傳物質是 RNA
D、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 DNA,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 RNA
A、細胞質基質是細胞內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其中含有大量的酶和細胞器
B、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所有生物都有細胞結構
C、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所有細胞都有細胞核
D、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磷脂,其中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細胞膜的功能越複雜
A、生態位分化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B、生態位分化只發生在同一物種內部
C、生態位分化有助於減少物種間的競爭
D、生態位分化通常發生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
A、基礎生態位通常比實際生態位要寬
B、基礎生態位與實際生態位完全相同
C、基礎生態位是一個物種在理想環境下的潛在生態位
D、基礎生態位的寬度可以反映一個物種的適應能力
A、鳥類和昆蟲
B、鯨魚和鯊魚
C、貓和狗
D、馬和驢
A、1/3
B、1/5
C、1/2
D、1/4
A、分裂間期時間越長,細胞周期越長
B、分裂期時間越長,細胞周期越長
C、細胞周期的長短主要取決於分裂間期的長短
D、細胞周期的長短主要取決於分裂期的長短
A、1:1
B、3:1
C、9:7
D、15:1
A、細胞凋亡是一種程序性死亡
B、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
C、細胞凋亡對生物體的正常發育有重要意義
D、細胞凋亡是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現象
A、免疫系統只存在於高等動物中
B、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組成
C、免疫系統只具有免疫防禦功能
D、免疫系統對自身組織和細胞不會產生免疫反應
A、生物進化過程中,基因頻率不會發生改變
B、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C、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D、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A、能量在食物鏈中逐級遞減
B、能量在食物鏈中逐級遞增
C、能量在食物鏈中先增加后減少
D、能量在食物鏈中保持不變
A、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隨機性、不定向性、低頻性和多害少利性
B、基因突變是生物進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C、基因突變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
D、基因突變一定能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
A、細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促進細胞伸長
B、生長素和赤霉素在植物生長過程中都具有促進作用
C、生長素只能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
D、脫落酸能促進果實的脫落,乙烯能促進果實的發育
A、氧氣
B、ATP
C、[H]
D、三碳化合物
新浪微博 70,000+
移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