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原創系列 110】——凌霄之死
以前說過,焦漳市第十一小學是非常離譜的小學,校長是廣告商。我老教授忍無可忍,於2024年1月要求立即關閉這所學校。在學校關閉前,已經發生了好幾起命案。岳明浙案的兇手布吉格已經於2024年3月19日被執行死刑,而另一個更早前殺害凌霄的兇手於2024年6月1日也被我簽發了死刑令。現在就說說凌霄案。
2023年9月,焦漳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之前說過焦漳市與南半球氣候一樣)。6年7班的學生凌霄在午休時被人刺殺,當場死亡。案發後,似乎大家都不太想管,因為凌霄比起岳明浙有過之而無不及,簡直就是個校霸。他不僅喜歡校園欺凌,還喜歡造謠生事,甚至有同班同學受不了他的侮辱和詆毀而跳樓。所以人死了,大家普遍認為兇手是遭受欺凌不堪忍受才作案的,不想讓他受到處罰。因為神秘世界只要年滿10周歲犯殺人案的即可判處死刑,而且故意殺人的死刑率高達99%。
但是,有其子必有其父,凌霄的父母不幹了,天天到學校鬧。學校迫於壓力,同意查案。學生又炸鍋了,雖然11小的學生素質普遍較差,但校園欺凌是不對的這個觀點還是多數人認可。他們由學生家長代表聯名寫信要求抓獲兇手后不得判處死刑,校方也答應到時候交給法院。
十一小實行走讀制,沒有住宿的,但中午都是留校,原則上都要在班上,但實際上很多人都躲起來了。這種現象在規範的一小二小是絕不可能發生的。那天中午,班上總共前後只有五個人,除了凌霄還有王皚奏、李孰優、程旭源和陶泰。但由於沒有監控,不知道誰是最後進班的。
王皚奏——「我中午吃完飯回教室,凌霄坐在座位上,看起來不高興。後來李孰優進來,問我凌霄怎麼了,我小聲說說管他幹嘛,後來就睡了。估計行兇的時候我還在做夢。」
李孰優——「我進來時李孰優和凌霄已經在班上,我問程旭源凌霄怎麼了。過了會陶泰邊唱邊進班,我在看書,讓他小聲點。後來我看一半迷糊了也睡了。」
程旭源——「我進來的時候比較晚,那時候只有凌霄一個人,我估計其他人又溜出去玩。但仔細一看,發現凌霄沒有呼吸,脖子上有一道勒痕。我嚇死了,但轉念一想死個壞人沒什麼,好事。」
陶泰——「我進班的時候李孰優在看書,王皚奏正在趴著睡,後來程旭源進來了還跟凌霄吵了幾句。我就在寫作業和偷玩手機,當然就沉迷進去,不知多久聽到程旭源喊了一聲,我一看發現是凌霄死了。」
根據上述口供,警方終於發現了一個人在撒謊。經過審訊,他終於承認是自己因為遭到校園欺凌而殺害凌霄的。3月19日,我作出終審裁定,雖然死者有不當行為,但遠沒有到非要殺人的地步,而且被告已滿11周歲,實在不足以從輕處罰。而聯名信沒有任何法律效力,根本不用看。因此維持了對他的死刑判決。問,他,這名真兇是誰?
【被遺棄的學校(一)】
15年前,在本地一所小有名氣的學校因連續發生幾起惡性案件而被封鎖。但是,警方經過多次搜尋線索也未能解決,真相沉落在「水底」。就這樣,它一直被荒廢在城鎮的角落裡,無人問津。
--------------------------------------------
我、史偉、言希、杜成曾到訪多地,幾經波折破解多起案件的疑難點。時隔多年回到家鄉,那所學校的戾氣還是那麼濃重。如果說,每一所學校都散發出獨特的光芒,那這所被遺棄的學校已浸沒在永久的黑暗中。
我們一行人約好為了一起破解這起有15年的案件,第一次來到學校探個究竟。一進校園,枯枝散落,灰塵四溢,教學樓的表面「傷痕纍纍」,看來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折磨。
「這樣吧,我們一人調查一層。」
「可以哎~高富那你就調查四樓和頂層吧!」言希以挑逗的語氣對我說。
「憑什麼?據說四樓是最恐怖的一層。要去你們去調查我可不去。」
「你該不會害怕了吧?!之前可是你一直衝在案件的前頭!」
「誰害怕啦?只是最近有點不舒服。心思不在這上面。」
「沒事,到了最恐怖的地方,說不定你就好了呢!」
「你真是……算了!」
沒有辦法,最後我還是來到了第四層。剛上來,一股陰森恐怖的氣息傳來,我的身體不禁發顫。
來到401教室,裡面的桌椅擺放凌亂。而最顯眼的就是講台上的日記本,我翻開來看,上面寫到:
「2月16日,晴。今天學校沒有發生什麼特殊的事情,只是想記錄下來,今天我的爺爺給我買了一隻小貓,我開心極了,我最喜歡小貓了。
3月3日,晴。16天過去了,今天我考試拿了第一名。老師和同學都表揚我,我非常開心。可是,回到家父母就把我罵了一頓,不知道為什麼?在他們眼裡,我做的事情永遠都是錯的。沒意思,活著真沒意思。
4月26日,雨。今天晚上我值班打掃衛生的時候,無意間在廁所的盡頭看到了一位長發女人,她望向窗外,一動不動,應聲也不回。當我準備靠近的時候,樓上傳來了凄慘的尖叫聲。我嚇得跑了出去。等我再回廁所的時候,那個女人不見了。
5月14日,陰。最近感覺學校越來越不對勁了,總是發生一些詭異的事情。我好害怕。不要不要,不要靠近我,快走開……
5月30日,453299是真相,而79711也是真相。」
日記寫到6月份就空白了。我看了以後,一頭霧水。但總體來說,學校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於是我拿起日記本進行接下來的調查。看了一眼手錶,我們進學校大概有15分鐘左右了,我在403教室的門口發現了一部蘋果手機。
屏幕上顯示一張圖片(如圖所示),於是我輸了「1042」,密碼錯誤,請60分鐘后再重試。
「不對嗎?那密碼是多少?」
突然,從樓下傳來了尖叫聲……
根據文章內容,最有可能推出以下哪種結論?
新的法律規定,由政府資助的高校研究成果的專利將歸學校所有。京華大學的管理者計劃賣掉他們所有的專利給企業,以此來獲得資金,改善該校的本科生的教學條件。
以下哪項為真,將對學校管理者計劃的可行性構成嚴重質疑?
規則怪談(五)(本題難度一星)
逃亡
考完試后,k和室友們會合,與他們交換線索。然而都是一些奇怪的線索。
123467有一個數字跑掉了
從前有三兄弟站成一排,中間的兄弟死掉了,老大笑哈哈,中間的兄弟不高興,就殺死了老大,另一個兄弟逃走了。
看看月亮,狼群會放鬆警惕
今天是我來到這個學校的第四天,我和室友準備逃離這裡,學校已經被規則所支配。根據這些信息,某個時間段k和他的室友出了校門,他們並沒有被規則殺死,,迎面而來的是三輛即將發車的公交車,編號從左到右的編號分別為16,17,18。
k:都到這一步了,得賭一把。
不幸的是,他們失敗了。
翌日,幾名警察接到報案來到交通事故現場,檢查屍體時,不意間看到遠處,看到的只是一片廢墟。
問:應什麼時候出校門?上哪輛公交車?
剛剛開學一個多星期,一名正在參加軍訓的大學生就將一大包衣服和七雙襪子打包寄回家,讓家人幫著洗,然後再寄回來。這則消息毫無懸念地引發了輿論的一陣喧嘩。與以往類似的事情一樣,痛心疾首者鋪天蓋地,上綱上線痛批中國教育的也不在少數。中國的校園總能不斷地製造類似的奇聞異事。高考和入學前後是集中爆發和展示期。年復一年,學校、孩子和家長似乎被符號化:學校一定是僵化冷漠且糟蹋人的,學生一定是嬌生慣養未來要「垮掉」的,而家長多半是無原則的一味溺愛的。這樣的符號化思維大大簡化了中國社會以及中國教育的複雜性。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一個人真正的「精神飢餓感」應該從中小學時期開始培養。現階段我國亟須在學校教育階段「拯救閱讀」,尤其是兒童閱讀。「閱讀是消滅無知、消滅貧窮、消滅絕望的武器。」一個民族精神境界的高下取決於閱讀的水平;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沒有閱讀的「學習」只能稱作「訓練」。
對這段話主旨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學校是傳播知識的主渠道,卻不是唯一的渠道。學習書本知識固然重要,但在實踐中學習也很重要。沒有一個科學家的知識是完全從學校學來的,也沒有一個科學家的知識完全是從書本學來的。
上述材料所要說明的主旨是?
在當前單一的評價體系中,學校很難認識到將學生分為「優生」「差生」這種做法所存在的問題,因為目前的評價體系,就是要把學生分出高低,學校的做法不過是順應這種體系。很多時候,學校老師還認為只給學生髮獎狀、證書不夠,因而以徽章等來強化學生對優生、差生的印象,而對於學校的做法,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也沒有人認為有什麼問題。
對學校將學生區分為「優生」「差生」這樣的做法,作者的態度是?
宿舍驚魂
睡覺的時候千萬不要半夜睜開眼!因為可能有個人,又或者不是人的東西,在你的床頭默默的注視著你!
我叫陳短袖,是一名大學生。我和其他大學生一樣,住在學校提供的宿舍。
我們寢室一共有六個人,分別是我,彪哥,華子,阿星,小黃,川川。
這是個夏天的傍晚,我早早的在食堂吃過飯後就自顧爬上了床,因為明天要早起,儘管小黃和彪哥還在嬉笑打鬧,我也依然很快就睡著了。
我做了個夢,夢見了有人殺害了川川,我想看清楚兇手的臉,但卻怎麼也看不清……
忽然,我迷迷糊糊的感覺到有人在我床邊,半睡半醒之間我看到好像是有一個人站在我的床前。
是有人起來上廁所了?
不對!我們宿舍是上床下桌,我睡覺的床鋪離地面足足有兩米高,我怎麼可能躺著看到地面上的人?
我心臟猛的跳動了一下,睜眼一看,確實是個人!一個黑影的半個身子露出了我的床沿,彷彿正在在盯著我看!
我大腦一片空白,忽然,一道閃電穿過了陽台的窗戶,一塊矩形的光圈完整照亮了整個寢室,我清清楚楚的看到,那個黑影正是川川!
然而和往常不同,此時的川川臉色蒼白,嘴角還帶著詭異的笑容,手上好像還拿著什麼東西,另一隻手搭在了床頭的欄杆上。
我已經做不到自主呼吸了,雷聲大作,潮濕的空氣瀰漫在四周,悶熱讓我更加喘不過氣來,但我的心幾乎都快涼透了!
我想大喊,喉嚨卻發不出聲音,在極度的恐懼以及大腦的缺氧之下,我直接暈了過去。
我是被手機鬧鈴吵醒的,猛的坐起來,我發現我渾身都因為汗水濕透了。
環顧整個寢室,只有小黃和彪哥在,而且好像正準備出門。
「川川呢?」我連忙問道。
小黃臉色鐵青的說道:「死了,屍體剛剛被發現在我們宿舍旁邊的湖裡面,輔導員已經聯繫我們了。」
「什麼?」我失聲驚叫,「他昨晚沒回來嗎?」
「你在說什麼啊,昨晚寢室就我們三個人啊,其他人都沒回來!」彪哥回道。
那昨天半夜我看到的是誰?我如墜冰窟。
我連忙下床,因為我們寢室是在一樓,很快我們就到了湖邊。
湖邊已經被警察封鎖了起來,初步判定川川的死亡時間是在昨晚十一點到十二點之間,死亡原因並不是溺水,而是後腦勺受到重擊。
而根據彪哥和小黃的證詞以及宿管阿姨九點半之前就鎖宿舍樓的門,同一時間也沒有回寢室的華子和阿星被列為第一批嫌疑人,但兩人都一口咬定根本沒見過川川。
我陷入了沉思。
以下說法最不可能的是哪幾項?
1.有人說謊了
2.是川川的鬼魂回來找我了
3.是我害死了川川
4.害死川川的不止一個人
5.我搞錯了一些事情
6.川川是在校外被殺害的
很多人覺得,只要孩子聽力沒問題,掌握母語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到了學齡階段,則以為孩子的語言學習和教育交給學校和老師就可以了。事實上,認為學校能解決一切問題恐怕只是家長的一廂情願,家庭才是孩子語言能力形成的最初場所,也是最重要場所。在博納德·斯波斯基語言實踐、語言管理和語言意識的三維理論框架下,尤其是面對複雜的多語言環境,家長的語言意識顯得異常重要。費什曼認為,家庭是母語代際傳遞、連接、使用和穩定的基礎。已有研究顯示,傳承語或者雙語能力的保持更多依賴家庭,而不是學校;而如果沒有家庭支持,學校語言政策的效果也難以保證。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某年某國學校為教師提供培訓的具體情況為:38%的公立學校有1%-25%的教師參加,18%的公立學校有26%-50%的教師參加,13%的公立學校有51%-75%的教師參加,30%的公立學校有76%甚至更多的教師參加了這樣的培訓。與此相對照,37%的農村學校有1%-25%的教師參加,20%的農村學校有26%-50%的教師參加,12%的農村學校有51%-75%的教師參加,29%的農村學校有76%甚至更多的教師參加。這說明,該國農村學校教師和城市,市郊以及城鎮的學校教師接受培訓的幾率相當。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反駁上述論證?
哈佛大學的一位校長曾提出這樣的思考:我們培養出來的青年人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回報這所學校?是選擇自己更好的生活,還是更好地為公眾服務?150年過去了,這個問題仍然可以________當下。這位校長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在學校的紀念碑上,________選擇後者的畢業生的名字。今天,在中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人作出了這樣的人生抉擇。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大學發展遇到的困難是可以理解的,如知識成倍增長,新學科不斷出現,舊學科依然存在,學校的擴大趨勢不可阻擋,因此大學變得更難管理,足以耗儘管理者的聰明才智,學校的性質決定了大多數管理者是從教育者中挑選出來的,由於缺乏管理方面的訓練,很可能陷入可悲的境地,他們因學術經歷而被任命,之後卻再沒有時間來思考學術問題,學校的擴大要求他們不遺餘力地尋求資金等各種支持發展的資源,他們在為保持發展自己的研究中心而奮鬥時,也越來越深地捲入了籌集資金和事務的苦役。
這一段文字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
現代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教學的融合,衍生出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空界限和學校圍牆。六年來,中國慕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實踐中總在向一個共識靠近,那就是高等教育作為高層次人才的主要供給者,知識創新的主要推動者,要回應時代需求,就必須創新發展,把慕課建設作為加快中國教育現代化、發展「互聯網+教育」「智能+教育」的戰略先手棋,推進這場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課堂革命向縱深發展。這就意味著,慕課的建設與發展必然離不開高校的參與和支持、學校與社會的共同協力。
這段文字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