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用餐、吃干净每粒饭的人,身上至少有两项美德。第一是懂得感恩,感恩实在是要从敬重粮食开始。和尚们吃净饭粒要用开水洗一洗碗,喝下去,他们能从粮食中领悟天地馈赠之厚意。第二是享受福气,好东西是生长出来而非生产出来的,慢慢地享受生长出来的东西,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粮食不仅是碳水化合物,还是天地的能量。
最能概括这段文字的一项是?
如果我们有智慧,我们就知道,“有”不过是当人类懂得很少的时候的一种能力。对于经历简单、所见所闻很少的先人来说,他们根本上是从一无所知中开始建立自己的意识,开始建立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当人类看到的历史越多,当人类懂的东西越多,当人类经历的东西越多,人类就越会明白,一切以“有”为念的东西都是短暂的,一切的拥有都是短暂的,没有人可以在“有”之念下永恒拥有任何东西,永恒拥有的只有“无”。
从这段话可以推知,错误的一项是?
默读电视新闻、广告节目文稿的人,比观看电视节目本身的人能记住和回想起更多的信息;你笔试某杂志的价值原则,仍可津津有味地读它,如果电视节目出现这种情况,你就看不下去,赶紧换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愿把时间花在不同意的观点上,就不太可能进行反思,实际上对一切东西的质疑都将更为稀少。把两个书面记录摆在一起看,很容易发现不一致处,甚至能辨别出信息之间权威程度的差别;比较两个视频报道就比较麻烦,在被要求从两个互相冲突的电视报道中加以选择时,观众要么依靠直觉,要么依靠观看之前所相信的东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当你去商场买东西时,往往看得眼花缭乱,结果却什么也没买成就回家了。由于你___,所以想买的东西,能很快的选出来,但是,在付账的过程中,如果你又看到了同样种类的其他东西,你就会___了。不仅在购物时,在人际关系上,决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最后的瞬间你突然产生迷惑,无法决定的感觉的话,这是相当糟糕的事情。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是最容易被保存下来的,因为保存动植物的遗体的必要条件是快速掩埋,而在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及至湖泊中,动植物的遗体以及其他东西能够被快速掩埋。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①学术研究从来都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眺望,因此不可不对脚底下的肩膀心存敬畏
②写作也好搞学术也罢,哪些东西是人家的,哪些东西是自己的,这个道理本来就该清清楚楚
③更何况,西学东渐已有百年以上历程,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学术规范,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④否则以后别人踩在你的肩膀上却吭都不吭一声,恐怕自己也会觉得受到了侮辱和损害
⑤把他人的学术成果当作“垫脚石”,总该做个记号表示致敬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所谓过犹不及,媒体的过分喧嚣,有时候会给你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带来一种________。因为人们总是在心里放大想要放大的东西,经过媒体的________,人们就会加深种种美好或者恶劣的印象。而外界的喧哗总还是难免的,唯有端正自己的言行,时刻提醒自己过犹不及、________,才能将自己很好地融合在环境中,找到倾斜或满溢的平衡点,摆正自己的位置。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鸟笼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鸟笼效应的是:
A、雯雯在网上购物,为了参与“满减”活动比预期多买了好几件商品
B、刘阿姨去超市买菜,发现清洁用品正好在打折,忍不住买了一堆
作家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去品味和体验”。
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是移情作用?用简单的话来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下列描述中不包含移情作用的一项是()
有一只装满东西的袋子。第一个人从袋子里摸出三个东西,全部是红色的木球。第二个人从袋子里摸出三个东西,全部是红色的玻璃球。第三个人从袋子里摸出三个东西,全部是红色的石球。对于袋子里剩下的球,他们没有继续往下摸。
对袋子里的东西,下列哪项说法比较切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