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神宗時候,北方的遼國派來了一個使臣。神宗就派大學士蘇軾[號東坡]去接待他。這位遼國使臣有點學問,他早就聽說蘇東坡是位大名鼎鼎 的文學家。這回見了面,就想考考蘇東坡。
使臣客氣了幾句,就對蘇東坡說:「我有一聯兒,請先生對個下句。我的上聯是——
三光日月星;」
這會兒,遼使把這個難題出給蘇東坡了。
旁邊陪著的幾個宋朝官員,一聽這個上聯,直皺眉頭,都挺替蘇東坡著急,可別對不上來呀:蘇東坡稍微想了一下,笑了笑說:
「()()()()()。」
在座的宋朝官員一聽,臉上都露出了笑容,一個勁兒地點頭。那位遼國使臣馬上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向蘇東坡一抱拳[古人行禮的姿勢],連聲說: 「佩服,實在佩服。」
古時有一相國的小姐,才貌雙全,愛才不愛財,決心要嫁給一位才子,於是出了一個對子,只要能對出來,就嫁給那個人。
對子是:寸土為寺,寺旁言詩,詩曰:清風明月照古寺
一晃過去了三年,終於有位姓林的英俊書生進京趕考。看到上聯,覺得很有趣,就做出了下聯:()
你們覺得是什麼呢?
提示:(合字對)
選格式最適合的那個
我現在分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為「中國人為什麼叫日本人鬼子」給了答案。題目非常簡單,就是選擇恰當的詞句填充下聯中的空缺。我主要是想讓大家好好欣賞一下這個故事。
甲午海戰之前,清政府派李鴻章出使日本,在談判結束之後,雙方舉行聯合的記者會,日本人這個時候已經是驕傲到了極點,不僅想在武力上讓大清國臣服,而且在文化上也是要讓清政府自愧不如。在記者都到齊之後,日方提了一個風牛馬不相及的問題:「我們日本有一上聯,非常簡單,可是我們都對不出來,所以只能求文化深厚的清國來對了。」這在當時來看真的是新鮮事兒了,記者們也都準備來看一場好戲。日本人亮出白絹上書寫的上聯,上聯是這麼寫的:「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單戈獨戰!」
其實這個上聯就是日本人在向中國示威呢,上聯的意思就是說,日本兵強馬壯,駕馭的是奇異的千里馬,大王就有八個,而且他們有謀略。示之以文德,陳之於武功,日本「單戈獨戰」可踏平中國。
而當全場人都為清國捏一把汗的時候,李鴻章決定自己來回復,先要求日方為自己磨好墨,然後在鋪上白絹,這才開始寫:「倭人委,襲龍衣,()()()(),()()(),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記者看到之後,個個拍手稱奇。
這件事兒很快就在中國傳開,很快人們稱呼日本再也不用什麼倭寇來稱呼了,而是決定用「鬼子」來替代。
明朝時候,南京金水河是人們遊玩的好地方。春天一到,河岸上桃紅柳綠,鶯歌燕舞,吸引了好多男女老少上這兒來觀景、釣魚。
這天,文人鬍子祺[qí]帶著八歲的解縉來這兒玩。鬍子祺知道解縉聰 明伶俐,就讓他對對子。鬍子祺出了這麼一個上聯:
金水河邊金線柳,金線柳穿金魚口;
解縉是怎麼對的呢?他看著遊人裡邊,有好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婦女,就對了個下句:
()()()()()()(),玉簪花插玉人頭。
解縉也是復字對,連著用了四個「玉」字,跟上聯的四個「金」字對 得又准又好,意思也不錯。真不簡單。
清代儀征十二圩是兩淮食鹽集散地,鹽霸王貴樂、王子安父子對鹽商敲詐勒索,擁有百萬家財,命人題對聯於門,並將他們的名字末字嵌於上下聯之首,以示榮耀。
上聯:樂歲同登,聞名八方四野
下聯:安瀾普慶,榮譽百代千秋
人們向阮元介紹此聯,並請他設法對付,以解其恨。阮元叫來人將上下聯各改動一字,三天後,王家門聯便成為如下聯
上聯:樂歲同登,()()八方四野
下聯:安瀾普慶,()()百代千秋
你知道阮元改動后,變成了哪兩個詞嗎?
天心子與時明園這才明白此間的事,對那兩人說了聲「謝謝」,心中正想說告辭時,另一人又說道:「道長,不瞞您說,我家樓主為了不得罪江南文人,故除了有邀帖的貴客外,我家樓主還另出了一條迷題和一道上聯,若能猜出謎題或對出下聯者,便可登樓參加今晚的宴會。」
時明園一聽謎題對聯,可來勁了,急切的問道:「什麼謎題?什麼上聯?快些說來聽聽。」天心子不禁在一旁微笑。
那人故弄玄虛的笑笑,清了清嗓子才說道:「那上聯便是『新月一鉤雲腳下』,我家少爺說了,這謎題便在上下兩聯中。」
時明園「哦」了一聲,望了望天心子,見他似是已胸有成竹,微笑著望著自己,知他又在考究自己,好勝心一起,踱著步子思索起來。
那兩人見又難一人,頓時意氣風發起來,時明園剛踱了一個圈,抬頭望他兩人,靈機一觸,笑道:「有了,有了。」便伸過頭去,在那兩人耳邊輕聲吟道:「殘花兩瓣馬蹄前。」轉頭對天心子哈哈一笑,興沖沖的進樓去了。
天心子見狀,不由的老懷大慰,伸出手指在那兩人手中寫了個「__」字,也緩步走入樓內,獨剩門前眾人於目瞪口呆中。須怪不得他們,這一日大半天來,沒一人能猜出這謎底來,如今見這一老一少飄然而入,天心子且不說,時明園分明還是個大小夥子,卻也如此才學,其中的驚嘆不言而喻了。
請問「__」應填什麼字?
有一天,朱元璋穿著便衣進了一家小酒店。他看靠犄角上坐著個年輕人,一身讀書人的打扮,旁邊還有個空座兒。朱元璋就擠了過去,坐在了書生對 面,又叫來了酒菜,就跟這個書生一邊喝一邊聊。朱元璋問他:「你是什麼 地方人吶?」書生回答說:「重慶人。」朱元璋眼珠一轉,想了個上聯,就對書生說:「我有個上聯,你能對個下聯嗎?我這個上聯是——
千里為重[chóng],重山重水重慶府;」——
朱元璋的上聯想得挺巧妙,前半句「千里為重」,把「千」和「里」兩個字上下摞[luò]到一塊,不正好是一個「重」字嗎?這就叫「千里為重」。后 半句,說的正是書生的家鄉。「重」[chóng]有「多」的意思,四川重慶多山 多水,這就叫「重山重水重慶府。」
再說這個書生,眼瞅著朱元璋,心裡就嘀咕開了:對面這位客人雖說穿著一身老百姓的衣服,可他說話、舉動卻有點不一般。書生又聽說過,皇上 常派人在下邊轉,變著法兒整治人。這個書生就多了個心眼兒,不管這位是 幹什麼的,撿好聽的說!他想了想,就對了這麼一個下聯:
「一人成大,()()()()()()()。」
朱元璋聽了,心裡別提多痛快了,可表面還裝得跟沒事人似的,又喝了
兩口酒就走了。不一會兒,就從門外闖進一夥兒差役,上來對書生說:「別喝了,跟我們走。」滿屋的顧客一看這陣勢,全溜了。書生心裡也「怦怦」 亂跳,不知出了什麼事。原來,這夥人是朱元璋派來的,要在皇宮裡見見這 位書生。
朱元璋見到了書生,笑呵呵地誇獎了他半天,還讓人拿出好些錢賞給他。
清代有位才子林召棠,是廣東吳川縣人,他的父親對他管教很嚴。一次,有人告訴他父親,說他在女孩子面前很不規矩,希望家中能多加管教,免得出現很失身份的事。他父親聽了很生氣,讓人把召棠叫來,想好好訓斥一通。召棠進來以後,他父親又想:事情還沒有證實,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於是,出了一個上聯,進行試探,讓兒子來對。這上聯是:
奴手是拏,切莫亂拏奴手
林召棠猜到有人誣告自己,父親進行「調查」,正是給自己辯誣的機會,於是,對以下聯。
父親巧拆拏字,林召棠的下聯拆了哪個字呢?
詩人蘇軾與其好友高僧佛印曾有過這麼一段有趣的故事:一日,佛印做了魚,剛想吃,正巧碰到東坡來訪,就順手將魚藏入旁邊的「磬」中,誰知東坡在窗外看見了,於是假裝不知,到了屋內就問佛印:「我今天看見一個上聯,但怎麼也對不出下聯,現在十分苦惱」佛印心裡奇怪,這大文豪怎麼會對不出來呢?於是讓蘇東坡說說看,究竟是什麼聯,東坡開口道:「這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佛印更加奇怪了,這上聯不就是普通人家門口的對聯嗎?於是他將下聯說了出來:____________________。蘇東坡聽完后笑了:「既然有魚,為何不拿出來同享?」佛印這才明白,也只好拿出藏在磬里的魚。請問,下聯是什麼?
清初,南方有個主事官,他經常喜歡譏諷評論朝政是非,抨擊時弊,得罪了當地一些有錢有勢的官家豪門。
一天,一個御史官來到此地查察,那些紳士豪門伺機對主事官惡意攻擊,御史只聽一面之詞,便出了個下聯來諷刺他:說人之人被說人之人說,人人被說,不如不說。並請他對上聯。
主事不甘示弱,爭鋒相對的對出上聯,讓御史瞠目結舌,拂袖而走。
問:上聯是?
有一次,唐伯虎外出閒遊,到了石湖邊上一個美若仙境的鄉村,看見一個中年婦人一面打掃亂柴,一面大叫她的小叔子,說:「快來幫我捆柴,我好搬回家去。」小叔子聽到立即幫嫂子把柴捆了。唐伯虎見這情景,於是得一上聯:
嫂掃亂柴呼叔束
這上聯很奇特,「嫂」與「掃」,「叔」和「束」都是音同而義不同。唐伯虎一時也想不出下聯來,只好邊走路邊思索。
不知不覺間來到另一個村子,他見一個婦女挑著一擔水,由於扁擔沒有扎嚴實,水桶咕咚掉地上了,摔散了。婦女忙叫她的小姑拿去箍緊,小姑笑著說:「不要慌,我來把它箍緊!」
唐伯虎見了此種情狀,立即來了靈感,於是對出了下聯:
()()破桶令()()
唐伯虎就是這樣善於用不同尋常的對聯來描述有趣的日常生活。
郭昆深夜駕車走在盤山公路,途中車子出故障拋錨。郭昆打不通報警電話,只得下車,看見山下有一條道路徑直通向有燈火的地方,可能是一個小山村,於是決定步行走山路,去那個有燈光的地方借宿一夜。
剛到山路口,就碰到一個人高馬大的彪形大漢,攔住郭昆不讓他過去。大漢說:「我有一上聯,你須對出下聯,方可上路,不然就請回你的車上過夜。」
郭昆身形瘦小,不敢跟大漢爭辯,只好問道:「好吧,你的上聯是?」
大漢給出了他的上聯:「雨夜空山萬骨枯」。
郭昆是個工科生,對文史涉獵甚少,苦思冥想半天也想不出下聯,無奈只好轉身折返,在故障車上貓了一夜。
翌日天明,郭昆得到路過司機的幫助,坐順風車到了目的地——三途市。他本來是要去三途市參加一個高中同學的婚禮的。
在婚宴上,郭昆將自己在山中的所見所聞跟老同學們說了。知道內情的老同學頓時大呼驚險:「阿昆啊,你差點就把命丟了你造不造?那條山路是月桂山有名的『陰鬼路』,路的盡頭是斷崖,斷崖下面是萬丈深淵!要是沒人攔你,你走到路的盡頭,那你可就完了!」
郭昆聽罷,臉色頓時一陣蒼白。也對哦,當時他車子拋錨時都已經快午夜十二點了,山下怎麼還會有燈火通明的地方呢?
就在這時,一個愛好對聯的老同學借著酒勁,說道:「好啦,別聊這麼不愉快的話題啦~咱們玩個對對聯的遊戲好不好?我說上聯,你們誰能對出下聯,我就發微信紅包給誰~」
那個老同學說出了他的上聯:「()」
語文水平一向不怎麼樣的郭昆,竟不假思索地對出了下聯:「雨夜空山萬骨枯」。
老同學也沒想到郭昆對得這麼快:「你這個……也不能說不工整,我這就給你發紅包……」
——————————————————————————
括弧里應該填什麼?請從選項里選出最合適的上聯。
傳說有一次祝枝山在遊歷五台山時碰見了一個叫徐子建的師爺。這位師爺自命不凡,傲氣十足,誇口說沒有能難住他的對子。這回相遇,他提出要和祝枝山比對子。
祝枝山問:「誰出?誰對?」「當然是你出,我對嘍!」師爺滿不在乎地說。
祝枝山微微一笑,說出上聯:
三塔寺前三座塔
徐子建一聽:就這個呀,有什麼難的?張口對出:
()()()()()()()
師爺正催促出個新對子時,祝枝山說:「還沒完,我能加字。」徐子建脫口而出:「這有什麼?我也能添字。」祝枝山繼續說: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徐子建聽罷,一琢磨:「這麼加字……這……」他說不下去了。祝枝山說了句:「你『抬』不動了吧?」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宋時,有個孩子名叫賴其尚,聰穎過人,小小年紀就會吟詩作對,遠近聞名。賴其尚9歲那年,有一州官慕名前往試探。
州官找到正在玩耍的小賴,對他說:「聽說你小小年紀就會吟詩作對,今天我要考你一下如何?」賴其尚有禮貌地說:「請大人出題!」
州官思索一下,吟出上聯:新姜哪有老薑辣;
語音剛咯,小賴從容回了下聯:老筍哪有新筍尖。
州官一聽,吃了一驚,原想通過出上聯來個下馬威,誰料反被佔了上風,也證實了這孩子智力超常,但還不死心,於是再出一上聯:
剃刀雖利,難伐千年樹木;
這上聯的口氣雖然緩和一些,但仍然有輕視的含意。賴其尚並不介意,沉思一會答道:
燈火本微,()()()()()()。
州官聽后,擊掌叫好,連聲說:「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才學,難得!微微燈火,可以燎原,往後你必成大器啊!」
有一年春節,杭州西湖總宜園舉行春節燈謎會,吸引了許多遊客。 剛巧,徐文長路過園門口,只見一群人擁擠在大門口,在對一副對聯謎。好多文人雅士搖頭搔耳,苦苦思索,一時對不出下聯。徐文長上前一看,只見上聯寫著: 白蛇過江,頭頂一輪紅日。 下面寫著「打一日常用物,並用一謎對下聯」。 徐文長微微一笑,覺得謎底雖平常,但要同樣用一謎對下聯,感到一時難以作答。忽然,他望見門房牆上掛著一物,便說:「下聯有了。」接著吟道: 烏龍上壁,身披萬點金星。 你可知道上聯打的什麼日常用品?徐文長對的下聯,又猜的什麼日常用品?
對聯故事:有位老石匠,每當修完一座橋時,都寫出一條上聯,請過橋人對下聯。有一次,他又修完一座橋,並出了一個上聯,向過橋人求對。這時,一個秀才走過來對石匠說:「你一個石匠,也敢舞文弄墨?」石匠笑答 :「豈敢,豈敢!老漢不過是忙中取樂 。」秀才說 :「既然如此,你就出上聯吧 !」石匠脫口而出:
開大山砌小石修拱橋鋪平路通南通北
這上聯中,有「大小、拱平、南北」三對反義詞,秀才聽后,抓耳撓腮,苦思苦索半天也想不出下聯。突然,從圍觀的人群中走出來一個扛竹子的篾匠對秀才說 :「你對不上,我來試試 。」說罷,開口念出下聯。圍觀人聽了,讚不絕口。老石匠上前對蔑匠說 :「老哥,還是你行 !」你知道篾匠的下聯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