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陳樹屏有急智和快才,善於用幾句話解開人們的糾紛,人稱他「片語解紛」。有一年,在他做江夏知縣的時候,清朝著名大臣張之洞在湖北任差。張之洞與撫軍譚繼詢關係不太合得來。有一天,陳樹屏在黃鶴樓宴請張、譚等人。座客里有個人談到江面寬窄問題。譚繼詢說是五里三分,張之洞就故意說是七里三分,雙方爭持不下,不肯丟自己面子。陳樹屏知道他們明明是借題發揮,是狗扯羊皮,說不清楚的。他心裡對兩個人這樣鬧很不滿,也很看不起,但是又怕宴會煞風景,掃了眾人興,於是靈機一動,從容不迫地拱拱手,言詞謙恭地說了一句話就把爭論解決了。
試問,他是怎樣說的呢?
從前有一個人,很喜歡吹牛,還能隨機應變,他家只有三隻茶杯,他卻說是"論打"的,夠一桌人斟茶還多出四隻。
一個朋友知道他底細。這天,約三人到他家去。主人很熱情請朋友們入座,並對屋裡一聲長呼:"來客啦一一泡茶,四位。"
話音剛落,其申一位朋友客氣地說:"不泡了不泡了,我不渴。"主人馬上朝屋裡喊了一聲:"一個不喝,泡三杯。"四人告辭回去,這三個埋怨那個講客氣的人:"他家就三隻茶杯,我們去四人就是和他開開玩笑嘛。"弄得那人連連道歉後悔不迭。
第二天,四位朋友又相約去了。主人還是熱情讓坐,又朝屋裡大喊:"來客啦泡茶,四位。"昨天沒吃到茶的那位,生怕今天又不泡茶給他,連忙說:"今天我硬是口乾。"
到此時,主人如何應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