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县令依法要处死阴谋叛乱的崔生。
崔生自幼学习旁门左道,有些法术。临刑前,他咬牙切齿地对郑县令说:“我的最后一念,必定实现。我要诅咒你。”周围人都很担心郑县令。但郑县令并不相信,笑道:“你有本事就在死后咬住刑场上的旗子,我才能相信你。”崔生冷笑道:“你看好了,我一定要咬住旗子。”行刑后,崔生被砍掉的头忽然一跃而起,咬住了刑场上的旗子的一角,面目狰狞地盯着郑县令。郑县令的脸变得煞白。那么崔生的诅咒能实现吗?
一个初夏的夜晚,在凤凰湖西岸的一间低矮的茅草屋里,突然跑出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她一边惊慌跑着,一边呼喊救命。当有些好奇者开门探视,看到是刘素英的时候,又都很快关了门。原来,这户人家,男的叫田丰,女的叫刘素英,他们靠耕种二亩良田和纺线织布为生,家里还有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田家的日子本来过得还算不错,但是近来不知什么原因,夫妻俩经常大吵大闹。邻里们认为夫妻吵架不足为怪,开始还有人劝说几句,到后来就干脆没有人理睬了。
第二天黎明,一个老汉因为前一天晚上和田丰约好了一早进山,便早早地叩响了田家的破竹门。可是屋内没有一丝回声。老汉用手轻轻一推门,门没插,“咯吱”一声开了。他刚一探头,吓得“妈呀”一声,扭头就往回跑。屋里地上躺着3个血肉模糊的人,正是田丰一家。
很快,有人报知了县令,当县令一行数人赶到案发现场时,这里已经围了几层人。县令听那个老汉讲述了刚才他所看到的情景后,便到屋内仔细观察。只见屋内陈设不乱,3具尸体并排横卧在炕上,炕头的一块青砖下压着一张字条,上面写道:“生不逢时何再生,互往中伤难相命。送汝与儿先离去,我步黄尘报丧钟。”
县令围着3具尸体慢踱着。蓦地,他站住了,弯下腰,伸手拉了拉田丰僵硬的胳膊。一会儿,县令直起腰,略思片刻,然后走出茅屋,对还未散去的众乡民说道:“田丰杀害妻子后自刎而死,已查证属实。只是这孩子吓昏过去,需要听见母亲的声音才能唤醒。本官宣布,谁能学得刘素英的声音,救活这个孩子,田家的遗产就归他一半。。。。”
话音未落,人群中便走出一个自称叫冷华的年轻人,她躬身道:“大人说话可算数?”
县令细细打量了一下冷华,说道:“一言为定,字出千金。”
于是,冷华上前学起来:“宝贝儿,我的宝贝儿,妈妈回来啦......”可是她叫了半个小时孩子依然“睡”着。
县令问那老汉:“这与昨天晚上刘素英的声音相像吗?”
“像!真像!像极了!”老汉肯定地点了点头。
县令转身对冷华道:“好了,虽然孩子没被救活,但你学的声音却很像,鉴于田家已无后人继承产业,所以田家遗产全部归你所有......”
冷华刚要谢恩,县令抬手止住了她,继续说道:“按当地的习惯,外姓人继承遗产,必须用左手一刀砍断院中最粗的一棵树。我看你身单力薄,不能胜任,就由你指派一个最亲近的人来完成吧!”
听完县令的吩咐,冷华伸脖子往人群中探了探。人们顺着她探视的方向,看见人群外层忽地站起来一个壮实汉子。此人膀大腰圆,原来是冷华的丈夫杨艮。他径直奔到县令面前,接过柴刀,用左手掂了掂,几步跨到院中那棵最粗的红柳树旁,猛地抡起锋利的柴刀劈了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刀落树断。这时县令的锐眸中闪出了欣喜的光芒。他干咳了一声,人们立时安静下来。只见他开口说道:“本官对这起人命案已审理完毕,现宣布捉拿案犯杨艮和冷华归案。”
杨艮和冷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口喊冤枉。
县令瞥了他们一眼,朗声说道:“你们有罪不认,冤在哪里?”
杨艮颤颤地问道:“田丰杀妻害命而死,大人怎说是被我们所害。”
县令笑道:‘这是你们自己表演的结果。“说着转向围观的人们,”昨天半夜,有人听见刘素英呼喊救命,可是从死尸干黑的刀口上看,案发是傍黑时分。这就怪了,难道刘素英被杀后还能到处呼喊救命吗?所以,我想一定是有人冒名顶替,制造了假象,这个冒名者一定是这起命案的杀人凶手。于是,我便决定先从声音上查出冒名者。当查出冷华就是冒名者后,我发现她身体单薄,绝非是直接作案人,一定还有同谋。于是,我便利用在现场观察出的凶手是左手持刀这一佐证,以田家的遗产作诱饵让凶手自投罗网。“
田丰全家被杀一案,县令由刘素英的刀伤血迹,推断出有人冒名顶替,可是,却怎么知道田丰不是自刎而死的呢?
秀才上京赶考,来到一河边渡河,河边有一艘船,船上有一个渔夫,于是秀才上船渡河,船走了一段时间,秀才无聊看风景,却见河边站着有一位美女,美女向秀才这个方向挥手,秀才以为美女在向他挥手,于是秀才也对美女挥了挥手,然后秀才上京赶考得了状元,皇帝封秀才做了一个县令,秀才想这次可以考的状元全是因为那个美女,于是县令招来一个画师,经过县令的描述画了一幅女人的肖像画,然后下令寻人启事,过了一段时间,来了一个道士,道士告诉县令他知道女人在哪让县令跟他去一个地方,于是县令跟着道士来到一个房子前,道士告诉县令:你在房子里面呆十天,我把房屋锁住每天我都会给你送饭,到第十天你就可以见到那个女人。县令照做,到了第十天来了一个好事者,好事者把门打开,却跑出来一个疯子,疯子不是县令,房子里面有一口瓮,瓮里面什么都没有。(县令死了,女人也死了)请问整个案件凶手是谁?又是如何作案的?
有个富翁死前立下了遗嘱,让他的小舅子把家产平分给两个儿子。他死后,小舅子就按照他的吩咐把财产平分给了两个外甥。可是,两个外甥都怀疑舅舅偏心,整天为财产的分配吵个不停。族中的长辈们多次调解也无法奏效,最后他们只好告到官府里。
县令升堂听了二人的讲述后,沉思片刻,竟一下子就解决了兄弟二人的矛盾。
县令是怎么做的?
唐贞观二十年,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夜,一个商人在森林中被劫。次日凌晨商人告到官府,把被抢经过说了一遍,可又因雪夜雪太大说不清强盗的去向,只知强盗很年轻,身穿黑色衣裤,骑一匹四蹄踏雪的黑马。县令杨凡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发案地离城仅10里,十有八九是城里人干的,但他不敢带那么多赃物回城。县令心生一计,他让手下马上沿街敲锣喊话,告之全城百姓,在城外的10里处,有人被杀,并把详细特征描述一番,望死者家属前往官府认领尸首。不久,果然有一老妇人来认尸。县令顺藤摸瓜,很快在城南抓住了强盗。试问,县令是用的什么计策而很快抓捕强盗的?
全州灌阳一带连着一片荒山灌阳的蒋姓,倚仗自己是个大族,就想据为己有,全州的人不依,于是聚众斗殴。蒋姓共同商议,打死人一起抵命,被人打死,大家共同赡养他的家属。后来就有蒋姓打死了全州的人。告到官府,死者的亲属说凶手是武举某,武举某仗着没有证据,拒不招认。县令将他革职严讯。
这天晚上,邀集全僚会审,让武举某跪在案上严刑审讯。到了半夜,武举某汗如雨下,忽然,县令盯着他的脸指出了证据,武举哑口无言了。
你能推理出县令指出的证据是什么?
范大醉酒后常称自己杀过人。 这天,范大喝醉后对酒友说:昨天把一有钱商人推到深沟里,得了很多钱。酒友信以为真,就把范大告到了官府。 恰好一妇人来告状,说有人把她丈夫杀死扔到了深沟里,丈夫做生意赚的钱也都被人抢了。 县令随妇人去验尸,尸体衣衫褴褛,没有头颅。于是说:“你一人孤苦伶仃怎么活呢?一找到尸体的头颅,你就可以再嫁了。” 第二天,同村的李三来报告说找到了头颅。 这时县令指出妇人和李三就是罪犯。 请问:县令的证据是什么?
重庆府人胡生利,做生意很久没有回家。四月的一天,他的妻子一人在家,晚上被盗贼所杀。那天晚上下着小雨,人们在泥里拾到一把扇子,上面的题词是王名赠给李前的。 王名不知道是谁,但李前,人们都认识,平时言行举止很不庄重,于是乡里都认定是他杀的人。 拘捕到公堂,严刑拷打之下,他也承认了。 案子已经定了,县令的夫人却笑着对他说:"这个案子判错了。"还说出了判错的理由。县令听后心服口服,最后找到了真相。请问:案子为什么判错了?
『县令点遗书』 从前有一老翁,临终前留下遗书,分别交给五岁幼儿和女婿。遗书中说:六十老儿生一子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数载后,其子成年,要与姐夫分家。二人争执不休,只好去衙门打官司。 女婿申辩道:“岳丈大人遗书上写!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县令收下遗书,下令暂时退堂,明日再断。 次日一升堂,县令即说:“遗产应归儿子继承!”说罢,将两份由他标点了的遗书发还老翁儿子和女婿。 那女婿一看,哑口无言,只好从命。 你猜,那县令在老遗书上怎样标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