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策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著名的经学家,少年时就才智超群,学识渊博。
他十二三岁那年,张策所住的洛阳敦化里,有人在挖井时发现了一只古鼎。那是个锈蚀斑驳的铜鼎,上面还铭刻着一行篆字:“魏黄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那鼎看起来做工十分精致。当时,左邻右舍都认为那是个稀世之宝。正当他们为这飞来的横财笑得合不拢嘴的时候,张策却望着古鼎苦笑着说:“乡亲们啊,不是我说扫兴话,这只‘古鼎’是后人仿造的,绝不是曹魏时代的珍品。”
众人大惊失色,有个老学究不服气地说他是小孩子,不可能辨别得出几百年前的古物的真伪。然而,当张策一说,果然证实“古鼎”是仿品。
张策是从哪里判断古鼎真伪的?
与自然科学对传统的超越是对传统的不断证伪不同,人文科学对传统的超越不是对传统的证伪并弃置的过程,而是表现为对传统的不断兼容,因此,尽管在人文科学的发展中的每一次创新都以突破传统为前提,但传统总是具有某种恒定的价值,成为后人进行研究和创新的参照,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后人无法企及的典范。
上面这段话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