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座佛光寺,寺内有座宝塔,塔顶有一颗闪闪发光的佛珠,寺庙内因此而得名。
一年中秋节晚上,老和尚外出化缘,留下两徒弟看守寺院。
过了半个月,老和尚回来,发现佛珠不见了,便询问两个徒弟。大徒弟说:“昨晚我来上厕所,借着月光,看见师弟爬上宝塔偷走了佛珠。”小徒弟争辩道:“我整夜都在禅房里,没出过来。佛珠不是我偷的,我记得自从师傅走后,佛珠就没发光过。” 老和尚听完两个徒弟的话,立即明白了是谁偷走了佛珠。 你知道是谁吗?
有一天,老和尚让小和尚将A桶的水挑到B桶去,可是小和尚却想下山玩,不愿意挑水,老和尚便说:"如果你能够根据我的提示算出A桶中有多少升水,我便许你下山去玩。”
小和尚欣然接受。
老和尚说道:“在你面前有五个小水桶,它们分别可以装1、2、3、4、5升水。如果你每次用其中两个桶去挑水,那么恰好可以挑6次;如果你用三个桶去挑水,那么恰好可以挑4次;如果你用四个桶去挑水,那么恰好可以挑2次。那么,A桶中一共有多少升水?”
聪明的你能想出答案吗?
明朝冯梦龙著的《古今谭概》中讲了这么个故事:有个叫丘浚[jùn]的 人,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靠给别人干点活儿来养活小丘浚。母亲认识不少字,就教丘浚读书识字。可家里这么穷,那儿有多少书可读呀?丘 浚就跑到几十里外去找人借书读。
有一天,丘浚听说附近庙里有个叫释珊[shìshān]的和尚有点儿学问,就去庙里见他。进到庙里,释珊看丘浚是个穷小子,就待搭不理的。丘浚窝 了一肚子火,刚想走,一个小和尚进来说,有个将军的儿子来见。释珊一听, 连忙跑出门外,下台阶去迎接这位公子,还点头哈腰的一个劲儿地赔笑脸儿。公子走了以后,丘浚走过来问释珊:“刚才您对这位公子连跑带颠地迎接,可对我连站起来都不肯,这是什么理儿?” 和尚一听“哼”了一声,就用经书上的说法回答了一句:
“接是不接,不接是接。”
丘浚一听,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他眨了眨眼,有了主意,一手抓起和尚 面前敲木鱼的小槌儿,朝释珊的光脑袋上就是几下子,一边敲一边还说:
“()是不(),不()是()。”
丘浚打了和尚几下,把小木槌儿一扔,哈哈大笑着跑了。释珊干瞪着眼,坐在那儿揉着脑袋上的青包儿。
()里填哪个字?
有一天,李调元来到川东的一座山上,庙中长老素闻李调元之名,赶紧亲自前来接待。长老和尚也很好客,领着李调元山前山后、庙里庙外,看了一个尽情尽兴。并把他请入方丈室中,办了一席很丰盛的素宴款待他。席上,李调元见长老和尚几次欲言又止,料定他还有事相求,就主动问他。长老和尚这才说出原委。 原来,这座寺庙中有幅画,是这位长老的师傅画的,画的是三两枝出水的荷花。当时正逢江南地才子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留墨,唐伯虎也毫不推辞,悬腕展臂,龙飞凤舞写下几个大字: “画上荷花和尚画” 当时的长老和尚刚要提问,唐伯虎就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此对的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说完甩笔而去。可多少年过去了,一直找不到有人能对得出下联来。 李调元听长老和尚怎么一说,兴趣陡增,马上要长老和尚把画给他看,果然画妙字绝,地道的唐伯虎真迹。他望着这个对子一寻思,才发现其中的妙处。原来,这句七字对,无论正念反读音都一样,难怪唐伯虎要出此大言。 李调元对画沉思片刻,微微一笑,向长老和尚说:“大和尚,请借墨砚一用!”长老和尚将大号提笔一支捧到李调元面前说:“请大人锦上添花!”只见李调元提笔在手,略一沉思,便紧靠唐伯虎对联之旁,写下一联: “()()()()()()()” 从此,这幅画就作为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挂在这个方丈室中了。请问李调元对的下联是什么?
刘基又叫刘伯温,是朱元璋的军师。他是有名的“智多星”,帮着朱元璋出了好多主意,灭了元朝,建立了明王朝。刘伯温还是有名的文学家,文 章写得特别好。可这位大学问家也有被憋[biē]住的时候。
这一天,刘伯温从老家探亲回来,要到京城去见明太祖。半道上,他坐在船里,给朱元璋写奏章。可写到半截儿,写不下去了。这会儿,就听岸上 有人喊:“请船停停,请船停停——”原来,岸上有个和尚想要搭船。刘伯 温让船靠了岸,把和尚接了上来。
和尚来到舱里,看到刘伯温闷闷不乐,皱着眉头,好像有什么心事。他就问,“大人,您是不是碰上了什么烦心的事?”
刘伯温就实话实说了:“我正给皇上写一份奏章,写到
'蹉跎岁月,五旬有三’ 这句下边的对句怎么也写不出来了。” 和尚听了,随口就说:“大人,对句不如写上
'补报朝廷,()()()()’。”
刘基听了,吃了一惊说:“师父真是高才。”
刘基就留和尚在船上住了好几天,俩人还挺谈得来。快到京城了,刘基打算让他去见见明太祖,可和尚说什么也不去,跟刘基告别下船去了。
从前,有个和尚看到很多读书人应考成功,中了举人、进士甚至状元,他羡慕不已,于是自己也想去应考试试身手。一次秋闱,他来应考,主考官出上联:
孔夫子三千弟子下场去
和尚答:
()()()()()()()上西天
主考官点点头,认为还可以。又出一联:
子曰:克己复礼;
和尚想了想,回答说:
佛道:回头是岸。
主考官一听,心里有点火,抓起惊堂木一拍,喝道:
旗鼓!
和尚用手做了一个敲的姿势,高声答道:
木鱼!
主考官再也忍不住了,佛手起身道:
岂有此理! 岂有此理!
和尚以为考试完毕,连忙合掌道: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主考官一看,和尚还站在那里,转身大喝道:
快滚!快滚!
和尚不知是什麽意思,以为还要对对,忙说:
善哉!善哉!
【苏东坡 和尚】
苏东坡与一寺院的老和尚是多年好友,
一日,苏东坡派遣仆人去找老和尚...
那个仆人记性极差,
老和尚问仆人有何事,
仆人搔搔头说似乎是来拿东西的;
老和尚再问仆人要拿什么东西,
仆人又搔了搔头,摇头说主人没交代;
老和尚看仆人头戴草帽,脚穿木屐,呆呆的站在寺门口,
笑了笑说:『我知道了。』
然后拿出一包东西交给仆人带回,
请问,你知道苏东坡到底派仆人去跟老和尚拿什么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