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S省居民膳食結構調查結果顯示:在過去的三年中,該省居民平均每日食用穀類薯類及雜豆335.7克,屬於平衡膳食推薦量250克至400克的範圍之內;食用蔬菜和水果296克和132克,蔬菜僅達到了平衡膳食推薦量要求每日300至500克的下限,與10年前相比,攝入量大為下降,而水果僅為推薦量的60%左右;食用魚蝦類水產品16.4克,大大低於平衡膳食推薦量的50至100克的標準;豆製品和奶製品攝入量分別為16.9克和73.6克,比推薦量低50%和70%左右。
由此可以推出?
中華文化有足夠的智慧與氣度消化外來文化,佛教被成功消化吸收就是一個例子。在數千年的發展中,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廣泛吸納各種文化養料而始終具有自身鮮明特色,就因為它對外來文化並不是簡單地拿來或拒斥,而是始終保持自己的主體性,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然而,近現代以來,一些人對文化的認識存在兩個顯著的不平衡:一是中西文化比重的不平衡,二是人文文化和科學文化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體現在教育中,就是對中華文化關注不夠,而西方文化卻占極大比重。這是有失偏頗的。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相傳,周廟裡有個器皿叫「右坐之器」。這個器皿很奇特,水注得太少就傾覆,水注滿了也傾覆,水容量恰到好處時才平衡。有一天,孔子帶弟子到廟裡看這個器皿,他讓人取來一瓢水試驗,果然如此。孔子慨嘆說,這同做人一樣,滿了就要傾倒。其實,凡事都有個度,古人以超為「過」,以少為「不及」,強調的就是一種平衡法則。遵循平衡法則,避免兩個極端,天地萬物才可以各得其所。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在報道衝突的背景情況時,平衡(不偏不倚)的立場特別重要。一定不能蓄意地操縱事實以有利於一方的觀點,每一方的觀點都應該被公正地報道。然而,這種平衡的概念並不意味著盡量以一種公正的方式去隱藏或掩飾某種不公正是正當的。如果所有的媒介都接受這種對平衡報道的不正當解釋,那麼公眾將會得到一種重要印象,就是衝突的每一方都有基於其自身的平等的衡量公正的標準,這是和我們的生活經驗與常識相矛盾的。
下列最能夠表達上述論證的主要觀點的是:
A、平衡的報道向公眾提供一個事件的背景,其中衝突的所有各方都有平衡的為自己辯護的權利
B、我們的生活經驗表明,確實存在由於不公正而引起衝突的事例,其中一方明顯是錯誤的
在面臨不希望發生的事情時,個體往往在迴避或接納事實之間調整以獲得內心平衡,若出現一個新選擇與內心平衡狀態相近,就很容易接納。因此,首先提出高要求,再提出較低要求,往往更容易為對方所接受。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拆屋效應」。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於拆屋效應的是:
A、某商家首先把價格抬高,然後開展打折活動,往往能吸引更多的顧客前來購買商品
B、某學生犯錯后離家出走,幾天後安全返校,班主任反倒不再過多追究其之前的錯誤
8個金幣當中有2 個假幣,6個真金幣每個重 500 克
其中一個假幣輕了 100 克 , 即 400 克
另外一個假幣重了 100 克 , 即 600 克
1 個沒有刻度的天秤
秤四次 找出 2 個假幣 , 而且要分出哪個重了, 哪個輕了 .
注意 :
A )2 個假幣 , 一輕 一重 , 如天秤兩邊放2個金幣,平衡不代表假幣就在餘下金幣當中,可能是輕重假幣重量互相底消了.
B ) 要分出哪一個輕 , 哪一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