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專家認為,北冰洋很可能在2034年迎來第一個「無冰之夏」。北極海冰並非一成不變,一年中會有動態變化:夏季持續融化,在9月前後達到最小面積;冬季持續結凍,在3月前後達到最大面積。近幾十年來,由於北極地區氣溫持續升高,海冰在夏季的面積隨之持續減少。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不能支持上述專家觀點?
A.1988年25%左右的北極海冰持續凍結4年以上,2013年降到7%。
B.北極海冰融化后海水將能吸收大量的太陽輻射,相當於海冰的100倍。
C.1979年至2011年,北極海冰9月份的範圍正以每十年12%的速度消融。
D.北極夏季最小海冰範圍在2012年只有近334萬平方千米,是10年前的一半。
全球變暖在大多數人看來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某氣候變化研究機構卻發表數據稱,從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全球總體氣溫變化僅為0℃。該機構據此認為,全球變暖趨勢已經中止。
下列哪項如果為真,不能質疑該研究機構的結論?
A、氣候觀察所選擇的時間起點和終點十分關鍵,否則會扭曲研究結論
B、對研究全球氣候變化而言,十幾年的數據只是一個短期數據,並不能說明問
①因為,這兩個看來完全相同的溫度平均值具有不同的意義。
②只看平均值,難免以偏概全。
③當某個城市某一天的平均氣溫與全國一年的平均氣溫完全相同時。
④還要了解影響溫度變化的各種因素。
⑤人們如果要到不同的地方去旅行,所要帶的衣物不能以所在城市某一天的氣溫為依據。
⑥要認清後者,不但需要了解某地四季高低溫度的差距有多少。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一項是?
研究表明,按照目前的氣溫上升趨勢,不出多少年全球氣溫就將升高4℃,這對農業發展和食物供給都將是嚴峻考驗。全球氣溫普遍上升2℃以上,食物供給就會岌岌可危;溫度上升超過4℃時,大米產量會下降30%。而隨著溫度持續升高,糧價將大幅上漲,這勢必帶動畜產品、肉類價格上揚,全球性食物短缺和飢荒在所難免。我們最終可能不得不對自己的食物結構做出調整,飲食習慣可能因此而發生很大改變。屆時,市場上可能會出現更多添加防腐劑、保存時間長的精加工和罐裝食品,甚至可能驚現人工合成的肉類食物。高昂的肉價還可能迫使許多家庭「戒肉」,原先「嗜肉」的人群可能大量地轉向「素食主義」。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有報道稱,由於人類大量排放溫室氣體,過去150多年中全球氣溫一直在持續上升。但與1970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氣溫的上升速度明顯放緩,近15年來該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不明顯,因此全球變暖並不是那麼嚴重。
如果以下各項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