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調查顯示:82%的小學生每天都會上網,84%的每天都會使用QQ,78%的每天都會使用QQ空間,65%的每天都會使用微博。據此有人認為,小學生已從媒介被動的受眾轉變為積極的參與者和傳播者。
如果以下各項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的是
實驗前,研究者使用多通道電刺激儀向參與者的左手腕施加電脈衝,參與者對電刺激的強度進行1到10級評分。參與者報告,感受到的電刺激強度為7級時非常惱人但可以忍受。實驗採用此強度作為誘發恐懼感受的刺激。
參與者們隨機分為兩組(自憫寫作組與對照組),對照組則以真實和不帶感情的方式描述昨天、今天、明天的日常活動。自憫寫作組則根據提示寫下相應反應,例如:詳細描述過去生活中的一件讓你感到糟糕的事,描述他們對所述事件的感受,羅列出其他人可能經歷類似負性事件的形式,表達對自己的理解和關愛。
請問哪一組對恐懼的感受性更低?
實驗者將參與者被隨機分為4組,然後通過3個與主題(樹)相關的創意任務來評估被試的創意表現。
睡眠孵化組:參與者進入睡眠,計算機系統檢測到進入睡眠后的1到5分鐘叫醒他們。醒來期間計算機語音提示參與者進行口頭夢境報告並記錄,同時語音指示參與者「繼續想一棵樹」並回去睡覺;
睡眠無孵化組:與睡眠孵育組一樣,只是他們被指示「記住觀察你的想法」,而不是想到一棵樹;
喚醒孵化組:參與者不進入睡眠,實驗中參與者先走神7分鐘(睡眠組入睡所需的平均時間),之後的1到5分鐘被喚醒。在每次喚醒之後,參與者報告他們的想法,然後指示他們「繼續想一棵樹」;
喚醒無孵化組:與喚醒孵育組一樣,只是他們被指示觀察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想到一棵樹。
接下來要求參與者對夢境(或想象的內容)報告中,哪一組的報告中引用的「樹」主題會是最多的呢?
最新研究顯示,常喝綠茶有益心血管。研究者對十萬餘名參與者進行了為期七年的跟蹤研究。參與者被分成兩組:習慣性喝茶者(即每周喝綠茶三次以上的人)和從不或沒有喝綠茶習慣者(即每周喝綠茶次數不到三次的人)。研究者發現,與從不或者沒有喝綠茶習慣者相比,有喝綠茶習慣者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低20%,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低22%。
下列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結論?
服藥能否提高一個人對音高的識別能力?近來一項國外研究對此做出了肯定的回答。研究者將試驗參與者分為兩組:第一組服用了丙戊酸,第二組服用了安慰劑。所有的試驗參與者均未接受過系統的音樂訓練。結果發現,在識別音高測試中,第一組的正確識別率更高。研究者據此認為,通過藥物治療可以改善人們對音高的識別能力。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研究人員的上述結論?
策略博弈的本質在於參與者的決策相互依存,這種相互作用通過兩種方式體現出來:第一種方式是序貫發生,參與者輪流出招;第二種方式是同時發生,參與者同時出招。但是不論如何,每個人必須明白這個博弈中還存在著其他的積极參与者,每個人都要將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場上,來評估自己的這一步行動會帶來什麼結果。
下列說法與這段文字相符的是?
A、一般情況下,人們對自己喜歡的事物,總會不自覺地給予更多的關注
B、很多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越是不讓他做什麼,他就偏偏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