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低估有意識的人的思維,而高估無意識的人的思維,甚至一個成年人顯然在進行思考時,他們也認為這個人並非在思考著;他們似乎對自己或其他人可能在思考什麼,沒有多少認識。同時,他們卻高估某個沉睡中的人所具有的自我知覺和決斷能力。
上述論斷的前提假設是
在某次學術會議上,有人發現:凡是認識李博士的人,張教授都認識;只要是有些人不認識的人,趙研究員全都認識;新參加會議的研究生小王不認識與會的任何人。
根據以上陳述,可以得出( )。
2021年,網紅教授鄭強說了這樣一件事情:他去衡水中學做講座,台下坐了三千個校長,鄭強曬出了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院士程開甲的照片,問台下的校長這是誰,但是,3000名校長沒一個人正確指出這是誰。鄭強於是就此認為:3000名校長不認識程開甲。這是我們教育的悲哀。
以下補充條件中,能反駁鄭強所得結論的有( )個。
①校長沒表現出「認識」,並不代表他們真的不認識
②會場上坐後排的人未必看得清屏幕上展現出的程開甲照片
③校長是成年人,未必會像小學生一樣爭先恐後回答問題。他們即使知道答案,也可能不會主動指出
中國與西方的認識方式,思維邏輯乃至整體的文化觀念,的確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比如,西方人的執著,可能推衍出漸進的認識,強調主體與客體的關係,強調對象描述的精確性。中國式的灑落,則通向了圓融和體悟,論述對象時往往在清晰中又帶有某種模糊。但二者並沒有孰優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異」生髮的對話與啟迪、互補與和諧。通過「差異」而達到「中和」,這樣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個相生共融、豐富多彩的世界。
對這段話的理解不正確的選項是?
長期以來,中國周邊各個區域對中國有不同的認識,而這可能恰恰是很多面使中國自我認識更加準確的鏡子。與這些曾經與中國親密接觸、看上去有些接近的文明體比較起來,那個長期以來當作比較鏡像的西方,似乎只是一面朦朧含糊的銅鏡。雖然看得見整體中國文化的輪廓,卻看不清具體文化中國的細節。所以,如果我們轉身面向這個周邊,套一句經濟學界常用的術語,也許它將成為學術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因為這一研究領域的開拓,我以為引出的學術史變化,有可能是對語言工具的重新重視、對域外新數據的重新重視。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感覺是指客觀刺激作用於感覺器官,經過腦的信息加工活動所產生的對客觀事物的基本屬性的反映。感覺作為認識過程的初級階段,為知覺和其他複雜認識過程提供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感覺的種類可依其信息的來源分為外部感覺和內部感覺兩大類。外部感覺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膚覺。內部感覺反映機體本身的狀態,包括動覺、平衡覺和機體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說法屬於感覺的選項是?
以下五個句子,正確的排序是?
①外在世界中的規律,只要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認識。
②近代英國的哲學家貝克萊走的更遠,他說:存在的都是被感知到的,唯一真實的只有我們的感覺。
③唯物主義認為,外在世界是客觀存在的,它就是我們看到的樣子。
④但是,這種淺薄的唯物主義馬上就遭到了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的反駁。
⑤他們有的說,外在世界是否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問題,更別說去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