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不注意和似注意都是注意的一種,其中似不注意是指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實際的心理活動卻十分注意這一事物,而似注意是指表面上注意某些事物,但實際上心裡卻想著其他事物。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於似不注意的一項是?
A.小李參加部門會議時,心裡一直在想下個月休假去哪裡玩。
B.傳說王羲之在書法創作時太過投入,有一次竟將饅頭蘸著墨汁食用。
C.學生在教室里聽課,突然從外面進來一個人,這時學生就會中斷聽課,不由自主地注意進來的人。
D.刑事偵查人員在人群中發現了偵緝對象,為了不打草驚蛇,往往選擇假裝沒看見,然後悄悄靠近,最後出其不意地將對象抓獲。
在輿論生態、媒體格局深刻變化的形勢下,受眾的接受心理和閱讀習慣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信息需求,呈現分眾化、差異化的趨勢。過去傳統媒體時代,新聞輿論態勢猶如一個大教室,媒體是雷打不動的信息中心;移動互聯時代,新聞輿論態勢則近乎遊樂場,受眾可以隨興趣任意選擇內容和場景。要從媒體競爭中突圍,在輿論引導中制勝,空洞說教、生硬灌輸不行,追求獵奇、編造故事不行,刻意迎合、取悅受眾不行,庸俗媚俗、極端表達也不行。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和機制,才能提高媒體對受眾的「黏度」。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社會認知偏差是指在社會認知過程中,認知者和被認知者總是處在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狀態。因此,在認知他人、形成有關他人的印象的過程中,社會認知往往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偏差。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這些偏差無非是由於某些特殊的社會心理規律的作用,而產生的對人這種社會刺激物的特殊反映。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於社會認知偏差的是?
A.《三國演義》中大才子龐統準備效力東吳,面見孫權。孫權見龐統面貌醜陋,心中先有不快,又見他目中無人,於是將其拒之門外。
B.小王來公司的時間不長,但最近銷售業績突出,他的個人能力也逐漸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C.影視劇中的記者多為年輕漂亮的女性,人們常認為記者多為年輕女性,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國女記者只佔全部記者的三分之一,25歲以下的年輕女記者只佔8.4%。
D.小李是一個作家,從業十年後,他的新作一炮成名,他以前創作過的一些文學作品也因此迅速受到追捧,成為暢銷書籍。
人們常說,讀書可以增長知識、陶冶性情。有專家指出,讀書還可以治病,特別是對於由一些社會因素引起的心理疾病,如抑鬱、壓抑、恐慌、煩惱等,讀書有很好的療效。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專家的觀點?
A、讀書能夠促使患者轉變思維方式,提高認知能力,重新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
B、患者能夠從閱讀中有意無意獲得情感上的認同和慰藉,釋放內心的焦慮和不安